師生戀的困擾
小亮是一個16歲的男孩,由於外語特別差,於是教他外語的女教師常常課外為他開“小灶”。看著老師漂亮的容貌,聽著老師銀鈴般的聲音,聞著老師身上散發的陣陣清香,這個男孩不禁怦然心動,腦子裏時時出現老師的麵孔,並由此幻想出許多與老師戀愛的故事。
小梅是一個15歲女孩,其班主任楊老師是某師範大學畢業的學生,是一位非常英俊的小夥子,他看小梅做事很認真,就誇獎了她,並說小梅長得很像他的妹妹。從那天開始,小梅腦子裏盡是楊老師的影子。“如果我是楊老師的妹妹有多好!”腦子裏這個念頭越來越強烈。上課時,她隻要一看到老師的眼睛,就有一種觸電的感覺。小梅感到管不住自己的眼睛,她越警告自己別盯住楊老師看越是想看,就是用手捂住眼睛,可仍舊感到眼睛的餘光在看老師,她不知如何是好,學習成績一落千丈,並且變得沉默寡言。
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會對異性產生美好的情感,其中很多青少年,其愛慕思念的對象會指向比自己年長的異性,尤其是老師,這在心理學上稱為“牛犢戀”。
由於老師們有知識、有修養,比較成熟,再加上對學生們循循善誘,熱情幫助,這很容易博得少男少女的傾慕和好感。其實,這都是青春期惹的禍,性意識的萌發是最根本的原因。由於異性老師身上優點更為突出,有成熟的人格和成功的事業,如果再加上英俊瀟灑或漂亮,那絕對會成為少男少女暗戀的對象。這種心理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勢必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甚至還可能擾亂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因為師生戀是很難有好結果的。一是因為那常常是單相思,個人即使愛得死去活來,但對方一點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不會認可;其次,老師們多數都已進入戀愛階段,有自己的意中人,還有的已成家,有自己的配偶。
因此,凡是戀上老師的少男少女,都必須調節自己的性心理。首先應想到,老師再優秀,但畢竟是老師,與自己是兩代人;其次,還應明白,自己看到的畢竟隻是老師的一麵,對老師的全部並不了解,就如我們崇拜許多明星,我們隻看到他們的才華,但人品怎樣,有沒有劣跡,無法知道。有一個女孩曾這樣說:“我曾經狂熱地暗戀物理老師,把他看得十全十美,但自從有一次,無意間看到他買菜時為一毛錢和小販爭執得唾沫飛濺,甚至說話粗魯,頓時,心目中高大的形象轟然坍塌。”許多少男少女常常把愛戀的對象加以美化,這是心理誤差,也是不成熟的標誌。
青少年正常的異性交往對性心理的發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與多個異性同學保持友誼關係,就能更客觀地看待對方,也能通過比較來明白異性真正的優點是什麼。這樣的少年男女,心態比較平和,內心充實,精神生活比較豐富,不太容易鑽牛角尖。反之,性格內向,朋友較少或根本沒有朋友的人,容易陷入對某個特定對象的情感之中,而且易走極端,不容易從情感漩渦中走出來。
由此看來,為青少年創造更多與異性交往的機會,鼓勵男女同學問發展友誼,消除對異性的神秘感,對他們性心理的健康發育實在是有益而必需的。
失戀的煩惱
男孩小王與女孩小張是高中同學,在交往一段時間後,雙雙墜入愛河,兩人感情很好。但在相處一段時間後,由於受家長和老師的反對,同時,小張覺得兩人在性格上有些不合,於是提出分手,終止了兩人的關係。但這之後,小王出現了情緒低落、失眠、煩躁、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精神症狀,同學和父母的勸說也不能緩解。
通過心理測試發現小王出現了抑鬱情緒。在進行心理安撫和抗抑鬱治療以後,小王的抑鬱症狀逐漸消除,恢複了正常的學習和工作。
失戀中抑鬱情緒的表現有:內心非常痛苦,情緒低落、經常哭泣、頭腦混亂、失眠、煩躁、注意力不集中,日夜思念戀愛對象,並且對學習、工作沒興趣,對前途失去信心,自信心下降,別人勸說也不能緩解;對未來的生活也缺乏信心,內心產生極大的挫折感,不能控製自己的行為,反複回想和戀人之間的矛盾,臨床特征主要為焦慮、抑鬱症狀。
以下幾類人在戀愛中容易出現抑鬱情緒:
性格比較內向;生活在單親家庭;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教育過分嚴厲,又不注意和孩子溝通、對孩子過分溺愛的家庭;一味埋頭讀書,交往範圍比較窄;童年曾經遭受過性虐待或性侵犯,即有過性心理方麵創傷的人。
如何預防出現抑鬱情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