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掀起青春的蓋頭來(3)(3 / 3)

青春期發育的原動力是人體內性激素的變化。性激素的大量分泌,促使性器官成熟,也為性心理變化奠定了基礎,就是所謂的“情竇初開”。每個人進入青春期,性心理發展要經曆三個不同時期。

第一階段:異性疏遠期(初期)。“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式的兩小無猜不見了,即使原來經常在一起的異性同學或鄰居也變得疏遠起來。初中學生表現得較為明顯。男孩子討厭女生膽小、是非、撒嬌、哭鼻子;女孩子不喜歡男生調皮、惡作劇、不講衛生、欺負人。小學四五年級時,有些人在課桌上畫一條“三八線”,還經常發動胳膊肘“大戰”,這時,男孩很怕別人看出自己有了發育的跡象;女孩稍稍含胸隱藏身體曲線。但從這時開始,每個人已經對異性存在好奇心。在上麵的故事中,曉毅就是這樣的一種情形,與其說曉毅討厭異性,不如說曉毅渴望與異性的交往。

第二階段:異性接近期(中期)。對異性懷有好感,甚至欣賞,願意跟異性彼此接近,傾向於在異性麵前表現自己,女孩子特別注意打扮。這一階段由於過分的害羞,還不會出現男女個別接觸。這個時期男女生之間有了感情上的相互吸引。愛幻想、愛看愛情小說、愛鑽進書裏充當愛情的無畏勇士、愛在異性麵前表現自己……少男少女對異性有了全新的認識:女孩認為男生剛毅勇敢,男孩覺得女生溫柔細膩;少女會為原本不起眼的小事對男生頓感傾慕,少男則因為有女生在場無緣無故地逞能。異性的崇拜、讚揚是極大的鼓舞,會煥發出巨大的力量。這種相互吸引是少男少女性心理發展中的必然經曆,對相互間的團結、友誼都有不容忽視的促進作用。當然,異性間的接觸是有尺度的,超過尺度,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第三階段:愛慕異性期(末期)。一般地認為初戀從這個時期開始發生,是值得重視的階段。在這個時期,由於異性的存在每個人內心都會發生變化,渴望和異性交往,有些人甚至出現對某一位異性的特殊好感。每個人的知識欲和好奇心十分強,他們希望了解性的奧秘,探究人類生殖的真諦,這是正常的性心理表現。

青春期有苦有澀,但品味苦澀的同時,不放縱自己情感,保持冷靜的頭腦,是最好的選擇,這樣做,才能使你平穩地走過中學時代。

得了異性恐懼症怎麼辦

小江,15歲,初中三年級學生,他性格比較內向,學習成績不是太出色,一直是中上等,且愛看書,因而他的作文寫得特別好。

可是最近,小江有兩次曠課,雖然他拿來“假條”,可班主任一看就知道,他是模仿家長的筆跡。小江怎麼了?老師與家長取得了聯係小江的媽媽在兒子的日記裏發現了這樣一段話:“我希望老師能夠給我調整座位,坐在前麵的小芬老回頭對我笑,又愛跟我借東西。可她不知道,我喜歡的是我的同桌薇薇,她在女生裏是最優秀的,她美麗又溫柔,可她並不知道,我是多麼喜歡她,因為我沒有主動和她說過話。可是她為什麼送我生日賀卡?……”

這位母親“偷出”兒子的日記,來找心理醫生。在心理醫生的建議下,她陪小江來進行心理谘詢。兒子對心理醫生說出了這樣一段話:“我沒出息,與同桌的女生坐在一起,我就心慌、出汗,我想跟她說話,又怕她嫌我嘴笨。我想休息日約她出去玩,可是又怕她拒絕。我總是很矛盾,所以希望老師給我調位子,跟她坐在一起就心神不定,我就想逃避一下,讓自己心情平靜一點,但是逃學耽誤了功課,老師、家長麵前也沒法交代。醫生,我是不是有病?”

在青春期,像小江這種情況是很多的。他們的心理活動仍屬正常範圍,可是他們實際上有“異性恐懼症”,並因此而心神不寧、焦慮、抑鬱等,有的甚至從此畏懼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