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與異性交往的目的並不在於尋找自己的另一半,而是為了了解異性,學會與異性相處,建立與異性的友誼。例如,我們可以多多地參加集體交往,避免頻繁地個別接觸。正常的交往可以消除對異性的神秘感和好奇感。多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活動中了解多個不同的異性,以平常心與異性相處。避免與某個異性建立過深的個人關係。處於青春期多變的季節,我們的想法和觀點經常會隨著時過境遷產生改變,草率地與異性確立關係,不僅對他人,對自己也是一種不負責。擴大與異性及同性的交往。不但可以釋放心理能量,也可以通過接觸形形色色的人增加自己的辨別力和社會適應性。我們也可以通過靜心於學習,把注意力和心理能量轉移,潛心於學習是忘記這些事情的一劑良藥,努力地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可以幫助我們選擇正確的生活道路。
我給她寫的信,被她丟到了風中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開始留意她的身影,早上走進班級的第一眼,我會不自覺地瞄向她的位置,看她來了沒有,是否安然地坐在位置上學習,每天,我整個人都在隨她而動,就仿佛她的影子,遠遠地在她身後飄著、關注著、保護著。她學習成績很好,上課的時候會認真地聽講,自習的時候認真地做習題,每天平靜地學習平靜地生活。我一千次一萬次地問自己,說還是不說,這樣默默地愛著她,也許她一輩子都不會知道,而我則會一輩子後悔;說了呢,她可能再也不理我,原來的同學情誼也沒有了,暗戀說出口了就不再叫做暗戀了吧。
全校運動會的時間到了,她出了不少力,女子400米誰也不報,她雖然體育不好,卻上了,我就知道肯定會出問題,離終點還有幾十米的時候,她跌倒了,手掌和小臂鮮血淋淋,堅持著跑到終點,跑道上留下了斑斑血跡。我失控了,徹底地失控了,衝到終點,握著她流血的雙臂不知該做什麼好,慌亂和緊張暴露了我所有的秘密。
當天晚上,我一夜無眠,翻來覆去,我決定不再做縮頭烏龜,寫一封信給她,把她或許已經猜到的秘密告訴她。焦急和恍惚地等待了一天,在放學前她遞給我一本書,打開,一頁粉色的信紙隨風飄落:“我們還不成熟,容易產生青春的衝動,這是自然的。也許現在你很喜歡我,有種朦朧的感覺,覺得這就是愛,可以後我們長大了也許就沒這種感覺了,我們還年輕沒有能力成熟地經營一份真正的愛情,愛情需要陽光的嗬護和雨水的滋潤,而這些是我們目前做不到的。我們可以試著做個好朋友,如果我們長大了,你仍然還喜歡我,那時再把這封信交給我吧。”看著她娟秀的字體,我覺得身體裏有個地方在隱隱地疼。
——一名男生
其實早就知道,她在暗戀我,隻是我對她真的沒感覺,而且,馬上就要中考了,考不上重點學校,就意味著上不了大學。這對我、對我家裏都是太大的代價了,我不想冒險。可是每一次麵對她都會有點尷尬,看著她熾熱的眼睛,我會不知所措,感受她一次次無言的關照,我不知該如何感謝。她努力地嚐試著與我接近,努力地爭取著我的注意,我知道,這些我都感受得到,可是,我卻不知該如何是好。這樣一個善良自重的女生,我不忍心傷害她,突然會很害怕和她接觸和交往,害怕與她單獨地接觸,害怕看她的眼神,害怕我對她的一點舉動惹她傷心,惹她瞎想,甚至會害怕哪天她突然向我表白,問我我的選擇,問我我的感受,問我我的答案。如果那一刻真的來了,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說,該說些什麼,該怎麼樣說;要我直截了當地拒絕她,我真的做不來,說不出口,我難以想象被我拒絕後她的生活會是怎樣,難以想象是否還會再見她的笑容。
——一名男生
到了中學生的年齡,進入了青春期,與異性交往的渴求和對異性朦朧的好感使我們更多地與同學交往,與以往相比,我們的交往範圍擴大,交往方式也更加多樣。“哪個少男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在這樣的浪漫季節,我們常常會對異性產生愛慕之情。然而“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並不是每一份感情都能圓滿,在追求愛情時,暗戀他人並向其表白,那麼結果就隻有兩種,被拒絕或接受,我們可能因為各種原因遭到對方的拒絕。
1.走出被拒絕的陰霾。這時,有人會覺得委屈,有人會覺得自卑,有人會覺得懊悔,有人會因此奮發,有人則因愛生恨。遭到他人的拒絕,對我們的自我形象、自尊都會造成很大的傷害。據研究發現,人在被拒絕時會切實地感到生理上的疼痛,這種疼痛在大腦中的反應與身體受到傷害時的疼痛是一樣的,就是說,被拒絕時感受到的疼痛是真的疼而不僅是一種心理上的感覺而已。被拒絕了,我們該怎麼辦呢?
(1)理清思緒,尋找原因。被拒絕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兩人性情不合,有的是對方早已心有所屬,也有的則是因為自己的表達方式不當,或是確實自身有缺點和不足,要分析清楚原因。中學時期,多數同學會因為學習的壓力和對未來的考慮而拒絕求愛,因而中學時期的表白更易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