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的式製導又稱作自尋的製導,自動導引引導或自動瞄準製導。它是利用彈上設備接收來自目標輻射或反射的能量,如電磁波、紅外線、激光、可見光信號,靠彈上探測設備測量目標與導彈相對運動參數,並將這些參數變換成引導指令信號,使導彈飛向目標。導彈發射後,彈上製導係統接收來自目標的能量,彈上角度敏感裝置換算出導彈與目標方向之間的偏差,彈上計算機將偏差信號轉算為引導命令,使導彈飛向目標。
波束式製導是利用電磁波波束導引導彈飛向目標的製導技術,又稱架束式製導。在波束式製導武器係統中,由地麵指揮站發出跟蹤目標的旋轉電磁波波束,導彈沿波束飛向目標。電磁波波束有兩種作用,一是跟蹤目標,二是引導導彈。指揮站無需測量導彈的運動參數,導彈上測量裝置能自動測定導彈偏離波束旋轉軸的位置,並將其變換成製導命令,執行機構根據製導指令調整導彈的飛行方向,使導彈始終沿波束旋轉軸飛行,直至命中目標。
指令式製導是指由導彈指揮站發出指令信號來控製導彈飛行的製導技術。指揮站可設在地麵、海上或空中。它負責測量目標和導彈的運動參數,並將導彈的運動參數同目標的運動參數進行比較,將兩者之間的誤差信號轉換成製導指令,通過指令傳輸裝置發送到導彈上。導彈接收到的信號經過變換、放大,送給執行機構,執行機構根據指令調整導彈的飛行方向,使其逼近並命中目標。
圖像匹配式製導是指通過遙感特征圖像把導彈自動引向目標的製導方式。采用這種製導方式的導彈的命中精度很高,可以達到10米的量級。圖像匹配製導是根據地表特征與地理位置之間的對應關係原理而引導武器係統對目標進行反擊。導彈上的圖像遙感裝置沿飛行軌跡在預定空域攝取實際地表特征圖像,在相關器內將實時圖與預先貯存在彈上存貯器內的基準圖進行匹配,得出導彈實際飛行位置與標準位置製導是指用無線電跟蹤、測量和傳輸的手段,控製和導引導彈飛向目標的製導技術。它的基本原理是用無線電接收裝置接收目標和導彈輻射或反射的電磁波,通過信息處理得出目標和導彈的運動參數,再經過信號變換形成製導指令。其製導指令在導彈以外的場所形成,則可以用密碼形式由指令發射機發出。彈載接收機接到指令信號後,經解碼變換用於控製導彈的飛行。
紅外製導是指利用紅外跟蹤和測量的方法,控製和導引導彈飛向目標的製導技術。導彈上的紅外導引頭接收來自目標反射或輻射的紅外線,經光學調製成信息處理後得出目標的位置參數信號,用於跟蹤目標和控製導彈飛向目標。
激光製導是利用激光跟蹤、測量和傳輸的手段控製和導引導彈飛向目標的製導技術。激光製導的簡單原理是由激光器發出照射目標的激光波束,激光接收裝置接收目標反射的激光波,經光電轉換和信息處理,得到目標的位置參數信號,再經信號變換用以跟蹤目標和控製導彈的飛行。
雷達製導是指利用雷達導引導彈飛向目標的製導技術。雷達波束製導係統由機載圓錐掃描雷達,導彈上的接收裝置和自動駕駛儀等組成。圓錐掃描雷達向目標發射無線電波束並跟蹤目標。雷達尋的製導又稱雷達自動導引,分為主動式雷達導引、半主動式雷達導引和被動式雷達導引三種。主動式雷達導引係統全部安裝在導彈上,由主動式雷達導引頭、彈上計算機和自動駕駛儀等組成。
電視製導是指利用電視來控製和導引導彈飛向目標的製導技術。電視製導分為電視指令製導和電視尋的製導兩種方式。電視指令製導係統由裝在導彈上的電視攝像機、電視發射機、發射天線、指令接收天線、接令接收機、自動駕駛儀以及裝在載機上的電視接收天線、電視接收機、計算機、指令發射機、發射天線等部分組成。電視尋的製導係統與紅外自動尋的製導係統相比,是將電視尋的製導係統全部安裝在彈上,導彈從載機上發射後完全依靠彈上的電視自動尋的導引頭自動跟蹤目標,並通過導彈自動駕駛儀控製導彈飛向目標。
複合製導是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製導方式。先進的精確製導武器係統往往采用複合製導方式,在同一個武器係統的不同飛行段、不同地理和氣候條件下,采用不同製導方式,揚其所長,避其所短,組成複合式精確製導係統,以實現準確命中目標。
本世紀50年代以後,精確製導武器發展十分迅速,美、蘇以及一些軍事技術發達的國家,已裝備和正在研製的各類精確製導武器有200多種。其中,導彈約占精確製導武器總數的92%;製導炮彈約占4.3%;製導航彈占2.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