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之戰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名叫軒轅。他生下來就聰穎異常,在別的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他已經能夠開口說話了。

聰明靈敏的他,二十幾歲就見多識廣。

他生活的年代天下混亂,各個部落之間戰亂頻發,民不聊生。處於統治地位的神農氏勢力衰微後,天下大亂。而黃帝則勵精圖治,整頓軍備,東征西戰,各部落紛紛前來歸順。他施行德政,還根據四季的節氣種植農作物,深得民心,實力日益壯大雄厚。此時,炎帝及其部落侵犯其他部落,要稱霸天下。於是黃帝厲兵秣馬,在阪泉(今陝西省東北部高原)的郊野,進行了多次艱苦卓絕的戰鬥,最終打敗了炎帝。從此,炎帝也歸順了黃帝,這個部落的人成為了中國人的祖先,他們的後代被稱為炎黃子孫。

黃帝忍無可忍,為了天下的安定征召了各部落的軍隊,浩浩蕩蕩地向蚩尤的部落進軍了。

戰鬥在涿鹿(今河北涿鹿縣)的郊外展開。戰鬥初期蚩尤實力非常強大,他集合了自己兄弟的八十多支部隊,潮水般向黃帝的軍隊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攻擊。黃帝也不甘示弱,立刻派自己的大將應龍出戰。應龍飛上天空,澆下了傾盆大雨。刹那間雨水彙成洪流,洶湧地向蚩尤的軍隊衝去,士兵們陣腳大亂。但是,這些大雨並沒有給蚩尤帶來多大壓力,生性狡猾的蚩尤早就請來了風伯、雨師,二人一齊上陣,使出了渾身解數。風伯施法刮起了滿天狂風,雨雲被吹走了。而雨師則將應龍噴出的水收集起來,大地立刻恢複了平。蚩尤讓雨師範將向黃帝的軍隊袁並乘勢向黃帝發動攻擊,結果黃帝大敗。

蚩尤詭計多端,黃帝為打敗他絞盡了腦汁。為了對付風伯雨師,他準備向自己的女兒旱魃求助。旱魃是一位旱神,能夠收雲止雨。當她特意從昆侖山匆匆趕來後,雙方的大戰再次拉開了帷幕。驕傲自大的蚩尤自以為有了風伯、雨師就無所不能,一開戰就讓風伯、雨師出馬。一時間天昏地暗,飛沙走石,緊接著瓢潑大雨就澆向黃帝的軍隊,他們所在之所頓時成了一片汪洋。黃帝臨危不懼,讓旱魃將天空中的烏雲消去。不一會兒風住雨停,溫暖的陽光照耀著大地。

蚩尤立刻慌了手腳,他使出了自己最後的絕技,讓大地上刮起了漫天塵土,天空昏暗,舉目不見人影,黃帝的軍隊迷失了方向。足智多謀的黃帝集思廣益,又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機械裝置指南車。這樣,有了指引,大家一鼓作氣,鬥誌昂揚地向蚩尤的軍隊衝去。使盡渾身解數的蚩尤最終也沒能擺脫失敗的命運,這位曾經高高在上的部落首領成了黃帝的階下囚,並被砍下了頭顱。

黃帝打敗蚩尤之後,被各個部落尊奉為天子,並逐漸取代了神農氏的統治地位。天下若有不服從的部落,黃帝就率領眾部落去討伐,直到那個地方安定後再離開。他戎馬倥傯,從來沒有過過安樂的日子。

東到大海之濱,西到崆峒山,南到長江流域,北到涿鹿山,都留下了黃帝的足跡。他不停地奔波,用天上的雲來命名自己所設的官名和軍隊,號稱雲師。在治理民眾時,他勞心勞力,還合理有效地利用江河山川的資源。在他統治時,土地出現了吉祥之兆,所以被稱為黃帝。他的後代也受其恩澤,不斷壯大,形成了中華民族。

出自《史記五帝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