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外國篇(下)(3)(2 / 3)

可是,到了1931年,由於經濟大蕭條的影響,尼古拉的全部財產幾乎喪盡。他失去了車隊,失去了公司,失去了劇院,失去了現金。他購買的股票在一夜之間變成了廢紙。

但是,尼古拉和妻子沒有悲觀失望,也沒有把失敗的陰影帶回家裏傳染給孩子。他們以創業者的氣概和強者的樂觀精神,勇敢地麵對現實,以積極的態度去克服困難。尼古拉一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這樣才能維持生存。而妻子除了設法幫助丈夫經營店鋪之外,還要到一家工廠上班。此外,為了讓全家人有足夠的營養,她不顧勞累,經常到市場上去買便宜的活雞,拿回家後自己宰殺,這樣可以省下幾分錢。他們在外麵苦苦掙紮,而回到家中,卻仍然和過去一樣樂觀、豁達,與兒女們高高興興地在一起。經濟最困難的時期,孩子們也沒有缺少歡樂。

童年的艾科卡,在父母那裏得到了慈愛和溫暖,得到了戰勝困難的樂觀精神和積極心態,更得到了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

艾科卡的童年和少年時期,因為當地的意大利移民很少,他們家在當地很孤立。他常常受到民族歧視的困擾,受到同學們的羞辱、欺負、挑釁等。每當遇到這些問題時,尼古拉不是教兒子去報複或消極對抗,而是教他理智地處理這些問題。比如,他教給兒子,當遇到比自己身體強壯的挑釁者時,要用腦筋而不是用力氣與對方抗衡;遇到力氣比自己小的挑釁者時,要向他表明自己對他的不禮貌很重視,但由於他是弱者,因此,不與之計較。

艾科卡在小學競選班幹部時,對手搞了鬼,競選的結果很不公平,而老師怕惹事,不願意主持公道。在這種情況下,氣憤的艾科卡找到父親。父親看著受了委屈的兒子,心裏很難過。他可以衝到學校去評理,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采取了更理智的辦法。他告訴艾科卡這個世界上不合理的事情很多,盡管我們追求公平合理,但卻隨時會碰上不合理的事,怎麼辦?隻能是心裏是非分明但在行動上對於無能為力或不值得計較的事不要揪住不放,而應該朝前看。

在艾科卡年僅十歲時,離他家不遠的地方開了一家超級市場。艾科卡學著大孩子們的樣子,讓父親為自己買了一輛紅的手推車。每天放學後和節假日,他就和其他孩子一起,推上車子,在市場門外等候需要幫忙的人,就像出租汽車等候乘客一樣。當有人需要幫忙時,他就按照指定的地點,把貨物用手推車給雇主送去,以自己的勞動換取一點兒小費。到了十三歲,艾科卡在附近的水果市場找到了一份周末工作,給一名希臘人跑腿送貨。每當周末,他必然黎明前起床,到批發市場把貨買進,然後再擺上貨架,一天工作十六小時,得到的報酬是兩美元。工作雖然很辛苦,但艾科卡很願意幹。

後來,艾科卡從父親的好朋友那裏意識到銷售汽車的奇妙,便立誌到汽車行業工作。艾科卡先在理海工學院學習,並研修了四年的心理學。畢業後,他以優異的成績被福特公司看中,可他同時又被普林斯頓大學錄取。他隻好先選擇了學業而暫時放棄了福特公司。等他碩士畢業後全心地撲在福特公司上麵,受到了福特公司的重用,最終成為該公司的總裁。由於他的經營思想超前並肯冒風險,常與原福特公司總裁發生衝突,因而被福特公司解雇。艾柯卡沒有因此而消沉,他應邀加盟克萊斯勒公司,並在六年的時間把該公司欠政府的十五億美元貸款還清,使該公司起死回生。1992年,艾柯卡從克萊斯勒退休,退休後,艾柯卡重視環保,致力於推行一種電動自行車以代替部分汽車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