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個故事大唐聖僧(3 / 3)

“昨天聽老爺說,秦人好象要打到趙國了。”百合幽然道。

金禪子知道百合本是趙人,是因為災禍才流亡到秦國的。現在聽聞自己的家鄉馬上要遭難了,不免有些傷懷。

“隻要有貪嗔癡,那天下的災禍就會不斷。爭鬥也將繼續重複蔓延。”金禪子搖頭道。

“難道就沒辦法逃離嗎?隻要一想到戰亂,想到戰亂中破碎的家庭,我的心就好酸好痛。”百合閉上了眼,眼角閃著點點晶瑩。

“這是我想的,但卻不知如何做到。天下凡人,生來自私。以他人無而樂,以己達而歡,以勝人而喜。永遠活在狹隘的箱子裏,逃不離小我,到不了真正的極樂。”金禪子望著天際的層層雲霾道,“就如浮在空中的雲霧般,遮住了世人清澄的雙目,永世看不透,永遠不明白。”

“雖然我不是很明白,但我知道你的心。”百合怔怔地看著一本正經的他道。

“你明白我的心?”金禪子奇怪地看著她,看著她清澈的雙眸。

“是。”她轉過了頭,忽然粲笑著,“很奇怪,我很久沒這種開心的感覺了。自從跟著小姐後,我隻知道做好每天的服侍工作,沒有真心的笑容,沒有現在般愉悅的心情。直到那天我驚奇地看到了滿園久違的群花,我笑了,我是真心地笑了。”

“那笑是如此無邪,沒有任何凡塵的雜念。”金禪子也回憶著初見她時的笑靨。

“我知道隻有同樣慈愛的心才能喚回那曾經的花開滿園,你做到了。”

“我做到了?沒有,隻要世間還有災痛,隻要世間還有醜陋,我就沒有做到。”金禪子想著教化世間的任務,想著現在的無可奈何。

“那祝你早日成功。”百合伸出了柔荑,那隻潔白細嫩的蔥蔥玉手。

我要天上再無雲彩擋住曾經的清澄,我要天下再無癡纏的怨女恨男,我要所有貪欲仇火遠離這片淨土,我要還天地一個清新的空間。

空無的願望,不可能實現的幼稚,但金禪子偏偏就這麼許願著。

“明天我要跟小姐出嫁了。可能,可能我們以後都不能相見了。”中秋拜月後,百合幽幽道。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保重。”金禪子說得很淡然,似乎在講著某個陌人。

“但我還想聽你的故事,聽你的願望,聽你所有的不切實際。”百合哽咽著。

“沒有了,也許今後都沒有了。我隻是個園丁,不是嗎?”麵對著朝夕而對,即將遠行的知己,金禪子麵無表情。

“願天下再無癡男怨女,你的願望,也是我的。”百合掩著麵轉過了身。

金禪子癡癡地看著她,癡癡地落著淚。隻有背對著她的時候他才會哭,他從來討厭在凡人麵前落淚。

“送給你。”金禪子掏出了那顆佛淚,那顆閃著金光的佛淚。既然自己注定永生成為一個園丁,那留著這顆東西又有什麼用呢?

“這是什麼?”百合沒想到他還珍藏著如此美的寶石。

“回憶,你和我共同的回憶。做個紀念吧。”他將佛淚塞到了她的手中。

奇跡發生了。

金色的封印漸漸從上麵褪去,露出了淚水原來的晶瑩明亮。

“呀,它在發光啊。”百合驚異地張大了嘴,她一生都未見過如斯奇景。

“有緣人?”金禪子怔怔地看著眼前熟悉又陌生的女孩。

天外天,恢複了真身的金禪子也恢複了自由。他帶著茫然的百合回到了靈山。

“金禪子,你終於回來了。”佛祖依然微笑著道。

“是,但差點做了一輩子的園丁。”金禪子心中憤氣難平。

“她就是有緣人?”佛祖望著百合不以為意道。

“是,她令您的淚水重現了光澤,也讓我恢複了上來的法力。”金禪子道。

“好,我有法旨一道,你可按其行事。”佛祖對著金禪子點了下頭,消失而去。

慢慢展開彌勒交下來的法旨,他見到上麵隻有一個字:滅!

“佛祖的意思?”

“用她的靈魂掃盡天下的戾氣!”

“那她會因此魂飛魄散的。”

“沒辦法,為了救更多的世人,隻有犧牲她了。”

“但她是無辜的!”

“是,但為了人間大道,這原就無可奈何!“

“什麼是人間大道,要用一個無辜女孩的血來洗盡?”

“一個人和一萬人,孰重孰輕?”

是啊,孰重孰輕?原本吵鬧的禪房內一下寂靜無聲。金禪子頹然坐下,而他的師弟則長呼佛號,退出了禪房。

為了萬人真要放棄一個人嗎?想了一夜的金禪子終於做了決定。

來到了無助的百合麵前,他取出了法器,對準了黯然落淚的她…….

“你放走了她?”靈山上,佛祖的聲音依然空無。

“是。”金禪子依然恭敬。

“有違法旨,囚千年!”這是佛祖的宣判,也是金禪子另一個苦刑的開始。

“佛祖,你真要關他千年?”菩薩問。

“是,這是他最後一關考驗。如果在千年後,他依然定然若此,他就是傳經的不二人選。”佛祖微笑著道。

一個人純潔的靈魂根本化不盡俗世的汙穢,佛祖明白這點,他早為救化眾生書下了佛經三藏,準備以此教化民眾。但誰是傳經人呢?所有佛陀的眼睛都落在金禪子身上,他是佛祖最得意的弟子,也是最具慧根的人選。

於是,一個漫長的考驗從他下凡時就開始了,而他也始終給出了令佛祖滿意的答案。

在密室洗盡心靈後,麵對金禪子將是重回人間,重修正果以及那繁重的西遊取經任務!

千年後,金禪子定然地出了密室,來到了六道輪中。

“臨走前,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嗎?”彌勒問道。

“我要天上再無雲彩擋住曾經的清澄,我要天下再無癡纏的怨女恨男,我要所有貪欲仇火遠離這片淨土,我要還天地一個清新的空間。”

下界,大唐年間,在淨土寺中,出了個神童。他不僅對佛學著作過目不忘,更能遍解諸多佛經難譯。自十歲登壇講經以來,這位奇僧一下聲名雀起,直達天聽。

“大唐我主有旨。封淨土神僧為大唐聖僧,執天下佛寺,以無邊佛法解救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