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1)(2 / 3)

許多人可能會有一些計劃,每天什麼時間學習,什麼時間處理昨天遺留的問題,以及明天有哪些工作必須要做,但是許多人卻並沒有按照計劃去做,計劃變成了一紙空文。

執行計劃是對意誌品質與毅力的一次考驗與挑戰,許多人的計劃,並沒有得到堅決的貫徹與執行,多是由於他們缺乏勇氣與毅力,或是對自己過於放任自流,從表麵上看,這並不會對你造成多大的損失,但是在不斷的工作中,那些忠於計劃、不斷改進的人的進步會越來越明顯,他們的行為也必將會吸引企業管理者的關注,甚至會成為集體中的榜樣。而那些無視計劃的人,整日仍然處於無序的工作狀態之中,絲毫不見提高。

在你製定計劃的時候,也許並不受關注,可能還會引來一些人的嘲笑,認為這是幼稚的辦法,也就是說,能夠給你鼓勵與幫助的 人並不多。因此,鍥而不舍並始終不渝地執行計劃,是需要培養的品質。如果你對自己製定的計劃有足夠的信心與勇氣,那麼堅持下去,絕不放棄,無論遇到多麼大的困難。隻要能堅持下去,克服所有的不利因素,那麼一定會取得預期的理想效果,甚至會超出你的想像,受益無窮。想想龜兔賽跑中的兔子吧,最後的贏家並不是善跑的兔子,而是絕不放棄、堅持到底的烏龜。

4.今日事,今日畢

“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這首詩大概婦孺皆知,但是真正懂得個中深意並能夠身體力行的人並不多。畢竟人性本身是散漫的,其表現就是對目標的堅持、時間的控製等做得不到位,事情不能按時完成,很多人都在有意或無意地將本該當天完成的事拖到第二天。可能在日常的工作中會有很多的小事、雜事,但是這不能衝淡我們的主體工作。用巧妙的借口和冠冕堂皇的理由來原諒自己的拖遝與不求上進,隻能使自己在這種壞習慣中愈陷愈深。因此,對於職場人士來說,養成“當日事、當日畢”的習慣是一種必須,亦是一種必然。

今天的工作今天必須完成,因為明天還會有新的工作。今天的 事情拖到明天,隻會讓自己更被動,感覺頭緒更亂、任務更重。隻要我們在工作中努力去做到“當日事、當日畢”,每天都堅持完成當日的工作,我們就會發現不僅會按時完成任務,而且心理上會感覺很輕鬆。

我們常讓一天的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走,而時間的浪費是很難察覺的,有時候一天下來,你所完成的工作往往還不及預期中的一半。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隨時提醒自己別浪費時間,那就是利用一張“大事表”,在每天早上和晚上及時提醒你有哪些計劃在進行,又有哪些學習任務未完成,讓你一目了然,心中有個底。這個方法可能很多人會嗤之以鼻——都是別人玩剩下的東西還拿出來獻醜。

但不知你發現沒有,這其實是提高效率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很多人可能這麼做過,但堅持了幾天就懶得每天堅持,也就不了了之。

這不是法子不對,是人不對。

大約在20世紀初,有一位很著名的效率專家,名叫艾威·李。

一天,他走近當時任伯斯雷姆鋼廠總裁的查理·斯瓦布說:“我能使每個人的工作效率都得到提高——並增加銷售額,你的每個高層官員隻要給我15分鍾時間就可以了。”

“那麼我要付多少錢呢?”這位機敏的實業家問道。

“不起作用分文不收,”李回答,“如果這種方法對你有價值的話,三個月之後你寄給我一張支票。”

“就這樣定了。”斯瓦布握著李的手說。

第二天,李去見斯瓦布的高層官員,每個人隻用了15分鍾時間,他說:“我讓你答應我,在未來的90天,每天工作結束後,你離開辦公室之前,要列出第二天你必須做的六項最重要的事情,並按其重要程度編上序號。”

“就這些?”

“就這些。每完成一項就用筆鉤掉,然後繼續進行下一項,如果某一項沒完成,將它列在下一天的表中。”

每一位伯斯雷姆的官員都同意按照李的指導去做。三個月過後,斯瓦布經過調查研究,他對此做法十分滿意,於是寄給李一張3.5萬美元的支票。在每個美國工人一天工作10小時平均才能掙2美元的那個時代,這是一筆巨款。斯瓦布那個時代最精明的商人之一,這點我們從他肯為這個建議支付那麼一大筆錢就可以明白。

不管你的學習計劃多麼完美,請務必保證你每天都能完成當天計劃表上列出的該做的事情。今日事今日畢是完成了短期目標,它可以增加對完成長遠目標的信心,也是完成長遠目標的一個必要的步驟或者物質基礎。

生活中我們常常仰慕成功者,也渴望自己能成為成功者,但又覺得似乎遙不可及,其實成功離我們並不遙遠,隻是需要我們從一言一行開始做起。想要早日登上成功殿堂,一定要根除拖延的壞習慣,一定不要將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再做。做好每一天,努力每一天!盡自己最大的力量,認認真真地完成每天的工作,真正地做到“當日事、當日畢”,你會發現成功其實也並不那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