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打一場商業秘密保衛戰(1)(1 / 3)

一位經濟學家說過:20世紀的企業家所犯最多最致命的錯誤是腐敗;而21世紀的企業家所犯最多最致命的錯誤將是泄密。

商業秘密是棵“搖錢樹”,誰得到它誰就能占領市場,獲取利益。然而,時下不少企業卻隻顧在“種樹”上下功夫,而忽視了“看護”管理工作,致使自己雖然花費了高投入,卻沒有得到高回報,出現自己“種樹”,他人“乘涼”的不應有現象。

21世紀,中國企業家麵臨的最艱巨任務,就是打一場商業秘密保衛戰!劉伯承同誌在解放戰爭時期就曾指出:泄密“是愚蠢之極的自殺行為,倘不立即糾正,確會招至亡國亡家之禍,深望大家警惕。”

這對於政治與軍事泄密是如此,對於商業秘密同樣也是如此。戰場上泄露軍事秘密,有可能造成全軍覆滅;市場競爭中泄露商業秘密,則有可能造成無法彌補的經濟損失。

一位企業家概括說,當今的社會,“企業的競爭體現在市場上,市場的競爭體現在商品服務上,商品服務的競爭體現在技術,技術的競爭體現在商業秘密的保護上。”但實際上,當今的廠長經理,懂得商業秘密知識的實屬鳳毛麟角,由於保密製度和措施的疏漏而使事業大廈毀於一旦的例子倒是屢見不鮮。

法國情報機關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商業秘密泄露的已有案件中,因疏忽大意和不遵守保密規定導致的泄密,占全部案件的90%以上。換言之,嚴格遵守保密製度,可以避免90%的泄密事件發生。

市場經濟不僅允許一個國家和一個企業保守自己的商業秘密,而且它們還受法律的保護。但由於保密意識薄弱,保密製度和措施的疏漏,從而泄露商業秘密導致經營上受重創的事件屢有發生。如何建立和健全國家與企業的安全保密製度,成為已躋身國際經濟大舞台的中國及其企業免受竊密傷害的關鍵一著。

我國在政治、軍事秘密的保護上,有光榮的傳統,也有成功的經驗。但在商業秘密的保護上,我們卻做得相當不夠,以至近年來我國經濟與科技情報泄密事件屢有發生,給我國的經濟建設與科技發展造成了許多無法彌補的損失。究其原因,除了某些國外間諜喪心病狂、不擇手段;國內不法分子圖財、圖色、麻痹大意以外,關鍵還是許多人在經濟、科技領域裏的保密意識淡薄,對商業秘密的保護認識不夠。武漢大學法學院的一位學者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國的保密工作與公民的保密意識都還未從政治、軍事方麵的保密轉為經濟、科技領域的保密上來。

近年來,隨著冷戰的結束與國際形勢的穩定,許多國人繃緊的保密防特意識之弦逐漸鬆弛下來。尤其是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後,對外交流增加了,中國人可以到外國去探親旅遊,外國人也可以在中國開店辦廠,許多地方掛著的“外國人未經許可不得進入”的牌子摘掉了,公路、航線對外國人的限製取消了,於是一些國人便誤以為天下大同了,保密防特都成了過眼煙雲,現在用不著了。

其實,他們大錯特錯了。中國是蘇聯解體後全球僅存的一個社會主義大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也是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國際事務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改革開放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我國的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方麵均在世界上處於極其重要的地位。這勢必引起某些國家的垂涎,他們時刻在覬覦著我國,把我國作為他們間諜情報活動的重要目標。

尤其使我們大意不得的是,許多境外的情報機構在繼續窺視我國政治、軍事情報的同時,正在瘋狂地攫取我國經濟與科技情報,企圖使我國在當前日益激烈的國際經濟競爭中處於不利位置。與此同時,國內一些不法企業與個人也在用各種非法手段竊取他人的商業秘密,嚴重影響著我國的經濟秩序。有鑒於此,加強商業秘密的保護工作,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把國際經濟間諜拒於國門之外

越是開放越要加強保密

近年來,一些國家情報人員利用我國對外開放的機會,從各種途徑以各種身份潛入我國,四處窺探,采取各種卑劣手段搜集我國政治、軍事與商業秘密。他們或者以考察的名義,或者以參觀的借口,或者以投資作誘餌,處心積慮地竊取我國的各種情報與秘密。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間諜竊密技術越來越科學化。從60年代初起,美英等西方國家就將現代化手段用於對我國的情報活動。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可是,在這之前的一個月,即9月19日,美國便宣布了中國將有原子彈爆炸的消息。這是美國使用間諜飛機侵入我領空拍攝了我國原子彈基地的照片而獲取的情報。近幾年來,美國、英國等國都加強了對我國的高空間諜活動。他們的間諜衛星和航天飛機不僅搜集我國軍事情報,還利用高空攝影和電子偵察技術手段,搜集我政治、經濟、工業、建設、科技和地上、地下資源等重要情報。

據有關部門透露,20年來,國外情報機構和敵特機關利用小恩小惠、代辦出國簽證、擔負子女出國留學費用、付給高薪酬勞及以色相勾引等手段,拉我有關人員下水,僅商業秘密方麵,就先後竊取了我國的宣紙生產秘訣、景泰藍工藝、乒乓球膨脹技術、鋼錠焊接技術、某化學添加劑廠的胱氨酸生產技術、某省研究所研製成功的一種具有神奇藥效的口服液生產技術等,還有大量的政策法規、動態分析等方麵的機密和絕密文件,給我國造成了無法估量的損失。

有人認為,對外開放無密可保,甚至認為保密有礙對外開放。國家保密局官員指出,這種觀點是十分錯誤的。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搞對外開放,但沒有一個國家認為開放就無密可保。美國是一個很開放的國家,但它的保密工作在許多方麵比我們還嚴。如美國文件的密級,不僅在文件封麵上注明保密要求,而且還用封麵的顏色加以區分。對涉密人員要進行嚴格的審查,對其性格、愛好、有何弱點都審查得十分仔細,並要進行測謊試驗。對哪些人可接觸什麼密級的資料,也製訂了嚴格的規定。前總統裏根曾親自下令起草一份加強保密工作的秘密報告,要求采取措施對外國人的旅遊活動加以限製,增派特工監視到美國的外國官員,加強對安全部門的人員審查。在內部管理上,嚴格各項保密製度。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專設一個稱為“籠子”的絕對安全的文件密室,這是國會議員等有關人員查閱高度機密文件的唯一場所,任何人都不得將文件帶出室外。美國對重要經濟數字的保密非常嚴格。對商務部貿易逆差的最新報告采取非常保密措施,報告數字時不用電話,因為電話可能被竊聽;分析人員不能把最後數字大聲講出來,因為房間裏可能裝有竊聽器;重要統計工作要等到最後一刻鍾才做。在對外科技合作與交流方麵,美國也特別注意技術保密。1999年9月28日,美國政府與日本政府簽署的有關開發偵察衛星的文件和備忘錄中,就特別注明,日本有義務采取必要措施,保護在開發偵察衛星中所使用的美國衛星技術秘密;日本所購零部件不得用於其他目的,並禁止向第三者轉讓。法國情報局在內政部的授權下,將工作重點放在了保護法國的“技術先進”企業(尤其是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的企業)上,如航空、航天、電子、核技術及遺傳技術等。現在,有3000到4000家法國企業在情報局的保護之下。1996年,法國情報局舉辦了700場宣傳性的講座,參加者超過3.2萬人,此舉旨在提高企業的保密意識。另外,法國還公開提倡“經濟愛國主義”。法國總統強調,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在經濟情報方麵和在市場方麵作出更大努力”。法國經濟部長發表講話說:“必須要有一種經濟愛國主義”,他認為:“冷戰的結束使經濟戰升到了第一位”。對法國大公司進行監督,讓他們提高警惕,防止外國情報機構竊取情報,是“當務之急”。“在這方麵,要有真正的民族意識”。

把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提高到愛國主義與民族意識上來,這很值得我們深思。這不是民族主義的狂熱,因為企業的經濟情報不僅事關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而且也影響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的政治與經濟地位,這是被大量事實證明了的道理。

日本也是一個很開放的國家,它的情報意識更強。日本國家機關的情報保密非常嚴格,並以法律的形式進行了詳細而具體的規定,連一般公司職員的保密意識也都很強,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做到不該說的話一個字不說,不讓看的東西一律不看,嚴格防止情報泄露。

以色列的保密工作也毫不遜色。他們除了情報部門的保密防衛外,為防止報刊泄密,還製定了嚴格的新聞檢查製度,一些重大的消息必須經過有關部門的安全檢查後才能刊登。而且以色列對泄密者的處罰也十分嚴厲,對於那些嚴重泄密者,即使出逃到國外,他們也要千裏迢迢地派人去追殺。

前蘇聯的保密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除處處設防、嚴加管製外,甚至保密到見不到一個公用電話號碼簿!

另有人認為,中國的科技落後,還有什麼秘密可保?其實,雖然我國整體科技水平還比較落後,但不等於所有領域都落後。事實上我國在許多領域是比較先進的,有的還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怎麼會無密可保呢?再說,有些傳統工藝或民間技術,雖然算不上高科技,技術上也不很複雜,但許多外國人就是搞不出來,這也是秘密,一旦泄露出去便一錢不值了。像宣紙工藝、景泰藍工藝,中國人都會搞,但外國人就是研究不出來,從而使我國在國際市場上壟斷數百年。而有的人卻捧著祖宗給的金飯碗不珍惜,隨意泄露了工藝秘訣,使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痛失陣地,損失之大無法估計。另外,有些東西不先進,甚至還很落後,這也是秘密。因為在哪些方麵落後,落後到什麼程度,這對於外國商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情報。他們可以據此漫天要價,卡我們的脖子。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現在搞改革開放,外國人可以隨意進出中國,加上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有密也保不住了。這種觀點不僅是十分錯誤的,也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有許多人就是在這種錯誤觀點的支配下,人為地放鬆了警惕,解除了戒備,給經濟間諜以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