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準備辯題,全麵強化

任何登峰者的背後總有一條崎嶇的山路。

人們通過電視欣賞到大學生辯論會上群星閃爍,異彩紛呈的情景。40分鍾的角逐和演示,創造了三尺辯台數不盡的奇麗、壯美瀟灑的景致,也留給人們許許多多的啟示、激發和思索。然而在這流光溢彩,極盡輝煌的背後卻是參賽隊伍厲兵秣馬,刻苦操練的艱辛過程。

(1)搜集資料,準備辯題

辯題是最能體現辯論會目的的一個方麵。大眾化的題目娛樂性較強;專業化的題目知識性較強;敏感問題社會性較強等等。現今大學生辯論賽,辯題確立的出發點是:把握時代精神,捕捉社會熱點。

辯題選擇要注意到觀眾的知識結構、文化層次和欣賞水準,不同性質的選題可以在不同範圍的觀眾麵前辯論。

選題最應當注意的應是其平等性。即對於正反方來說,本題都有可辯的地方,不可明顯的一邊倒。這是出選題的藝術所在。一場辯論會的精彩與否與題目的精彩與否有直接的關係。而一邊倒的辯題,會讓一方覺得一味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或隻能憑技巧,憑語言取勝,變成“無理辯三分”的“狡辯”。這會使辯論會降格失色。

辯題應是具體的,明確的,一目了然的,有突出的立場。抽象朦朧的題目會導致雙方都高談闊論而沒有交鋒,從而造成“演講”而不是“辯論”的效果。辯論必須有交流,“辯”就是雙方的事。

國際性的辯論會,特別是有不同主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辯論會,要盡量避免一些都敏感的問題,以免造成難堪和不愉快。

辯題確立後,辯論隊伍接下來的任務就是針對公布的辯題搜集、整理、組織材料。

組織材料之前,要首先對辯題本身加以深入研究。一是要研究對方可能的思路和對策,以找出我方的應敵之術,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切忌隻顧一麵,絕對極端;二是要善於利用辯題中的關鍵字眼作為突破口,從而堅守陣地隨時反攻。對辯題的透徹理解和靈活運用,有助於思路的安排。

接下來就需要搜集、整理、組織材料了。根據以往的經驗,做為第一步的準備工作,切忌把自己囿於狹小的範圍來組織,就論題準備論題。博大才能精深,最重要的是開闊思路。也隻有在思路清晰的前提下,才能夠對所掌握的材料運用自如,才不會輕易地亂了陣腳。所謂有很廣的知識麵,主要從這裏體現出來。

材料的搜集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包括訪問專家、社會調查、參加有關研討會、查閱資料,一邊搜集,一邊整理,一邊討論,一邊形成基本思路。實際上,組織材料的過程也是整理思路、擴充知識麵的過程。最後的辯論稿可能隻有幾百字,但是這幾百字卻是以成千上萬字的材料為依據的。

材料準備充分了,思路討論清楚了,下一步就是分頭寫辯論稿了。

根據所確定的總體構思,合理安排四位辯論員的論點。一般的程序是“啟”“承”“轉”“合”,即由第一位辯論員破題,為自己觀點開辟陣地,穩住陣腳;第二位接著加強論點,猛攻或堅守一個方麵;第三位發言人的任務與第二位相似,隻是要比第二位論得更深,議得更廣;第四位總結,升華我方觀點,將辯論推向高潮。必須注意的是,每位辯論員尤其是前三位辯論員的中心觀點必須十分突出,切忌混沌一片,不分主次。這樣,每個人的發言既有各自的根基,又和其他三位緊密聯係,一環扣一環,容不得半點脫節。整場辯論就是一篇結構致密的文章,防守時攻不可破,反駁時全線出擊。

辯論稿是一篇文章,但它又不僅僅是文章。由於辯論是口頭表達,辯論稿應盡量口語化、生活化、生動化,切忌“之乎者也”,文縐縐的官樣話。辯論稿中運用的語言風格將體現辯論的風格,而辯論的風格應根據辯題、評判、觀眾等因素靈活確定。辯論風格好壞的評定主要根據這種風格是否能夠使辯論員發揮最高的水平、辯論呈現最高的水平而定。每個辯論員有每個辯論員的風格,四個人的風格合在一起就構成辯論隊的風格。

辯論稿當然通過背誦才能記熟。但是,辯論稿陳述時要防止有背誦的痕跡,否則別人聽起來則以為你是在朗誦,而不是在辯論說理。注意:辯論要求的是說,又是不同於一般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