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變革的時代,獨特的生存條件創造獨特的“中國式智慧”。在全中國、全世界,隻有少數人能得到高收入,能取得較高的地位,他們靠的是什麼?我一直在想這件事情,究竟讓一個人能夠創造財富、能夠成功的是哪些因素?
我後來發現的一個現象非常有趣,很多人認為,遵守紀律、服從命令、工作努力認真、順利完成任務、便能令領導滿意,讓同事青睞,由此贏得大家的尊重。而隨處可見的成功學速成班裏,成功學大師們也天天高喊著:能力是惟一的資本,能力之外的資本等於零!
竊以為:不一定!
現實中,有些人極富才華,卻始終不得施展;有些人兢兢業業、埋頭苦幹,卻得不到一句讚許;有些人做出突出貢獻,卻一直得不到提拔重用。
中國許多人都是如此。為什麼?我一直在想,有能力是人的資本嗎?是的,毫無疑問。但是,能力絕不是唯一的資本,甚至連最重要的資本都不是。
為什麼?
很多事情都是有其內在原因的,是用常理無法解釋的。我們俗語中的“好男無好妻”,“鮮花往往插到牛糞上”也是這樣。我們常人看某一對夫妻怎麼看都不般配,而他們實際上卻很幸福,而我們認為很般配的一對,結局往往是“勞燕分飛”。
股票市場也一樣,關於未來市場的漲跌,“看多”的一方有數個理由,“看空”的一方往往也是理由充分。“看多”的“大師”說對的幾率大概是50%,“看空”的“大師”說對的幾率也差不多。那麼,股市到底有什麼樣的運行規律?誰都說不清楚。巴菲特也說不清楚,所以他的辦法是長期持有,隻要拿的時間足夠長,總能遇到一兩次牛市,就能盈利。
存在就是合理的,但為什麼存在,一般人往往說不清楚。不過,這裏我們可以淺浮地探討一下。
看到電視上的歌手,演員,總會有人說,他演的那麼爛,唱得那麼難聽,還有那麼多人喜歡,換成我,一定怎樣怎樣……但你有沒有反問自己,為什麼他能站在那裏演戲或唱歌,而你沒有?從古至今,一個人的成功不單單在他的專業上,成功其實涵蓋了很多方麵,人際關係、言談舉止、性格、忍耐、堅持、思想成熟度等,再有,才是機遇……
想起了一個同學聚會上,在某大學當老師的同學講的一件事:某人考研成績居第四名,可名額隻有三個。這可急壞了相關部門,這位是必保上的呀。咋辦呢?擱過去,就直接錄上,管他什麼成績排名公正一類的。現在的人可能沒這麼大膽,還要顧忌學校名譽,害怕被人捅到微博上去。想了半天,擴招不就完了?擴招到四個,好像有點太顯眼,幹脆擴招到六個,皆大歡喜。小五小六能“考”上,是哪輩子修來的福分?恐怕自己都不知道。
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與誰同行,一個人能有多大的成就要看有誰指點,一個人能有多麼優秀要看他身邊有些什麼樣的朋友。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其成功之路往往是這樣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行萬裏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頓悟。
2012年的香港特首選舉,李嘉誠以一往無前的姿態支持候選人唐英年。選舉結果是梁振英最後獲勝,老爺子又馬上以極為罕見的姿態宣布“長和係植根香港,絕不會從香港撤資”,為與梁修補裂痕建立良好氛圍。
我有一個朋友,也是一個大老板,曾經與比爾·蓋茨握過手,我到他的辦公室去,見他把握手的照片放在顯著位置,恰到好處地讓人看見。因為能和高山仰止的人物在一起,他自己的形象也大大提升。前台的的位置,他還放著和區長、協會會長的合影。他逢人就說和某某市長、區長是朋友,所以,到哪裏他辦事都比較順利,人家不把他當老百姓,不給他臉色看。
富豪們之所以要打高爾夫,並不是一局幾百元錢花了,人就可以放得更鬆,休得更閑,而是因為那裏常常是個俱樂部,富人的俱樂部,處在那個圈子裏,有更多的信息可以溝通,更多的感情可以聯絡,為的是以後好辦事。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能力之外,還有太多的內容值得人去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