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四章(2 / 2)

反思別人的經驗教訓是一種後天可培養的歸納能力。反思就是尋找規律,使道路清晰,使“是非”明了。善於反思的人可以準確地分析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理解自己何以成功何以失敗,並且在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利用自己的優點,避免再走失敗之路。

更為重要的是,反思可以使我們不必重複別人做過的事情,不必犯別人犯過的錯誤。重複犯錯誤是這個時代的人們普遍存在的問題,重複使資源配置趨於無效,使勞動的價值歸零,使智慧無用武之地。

既然反思是必須的能力,那麼,怎樣去反思呢?我們特別要注意從實際出發,另外一點就是我們要一眼看到底。怎麼能看到底呢?就要多問幾個為什麼,把“為什麼”一層層地問,往下問,就能夠把事情看得更透。

如果說第一次犯錯不是你的錯,那麼第二次還犯同樣的錯誤,那就是你的愚蠢。

但是,這裏要強調的是反思不等於否定,而是還要有所肯定。

我們在遇到困難,或者挫折時,很容易就會認為自己是錯的,因此就容易對自己產生懷疑,否定自己,認為自己一事無成,一無是處。其實,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錯,都不能成為全盤否定自己的理由。一次戀愛失敗了,有什麼了不起,天涯何處無芳草!非得要在一棵歪脖子柳樹下掛死嗎?一次生意失敗了有什麼了不起!千金散盡還複來!留得青山在,還怕沒柴燒?隻不過是一切從頭再來!沒有任何人是沒有優點的,即便自己很不優秀,也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

很多人之所以否定自己,有時候是拿別人的標準來否定自己的。這些人因為沒有自信,所以在別人將自己否定了時,就也認為自己是個一無是處的人。

我們不能將反思與否定混為一談,我們要反思自己,而不是否定自己,要肯定自己,正視自己,而不是摒棄自己。

更重要的是,我們不僅要反思失敗,也要反思成功。

美國戴爾公司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CEO邁克·戴爾說:“我們已經在巔峰,我們不見得要跳到懸崖底下去,但我們要經常看一看懸崖下有什麼東西。”

李開複就曾說過:“越是成功,我越感到自己不堪一擊。”

在所有成功人士的眼裏,沒有反省就沒有進步,即使他已經取得一定的成功。而且你越是成功就越是要不斷地的反思,以得到更多的、更精華的東西來指導自己的下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