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演講的真諦:以真理鼓動人心

1演講的含義與特征

演講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具有現實性、綜合性和藝術性。整個演講活動必須具備兩個要素:即演講者(主體)、聽眾(客體)及主客體同處一起的時境(時間、環境)。這三者離開其中任何一個條件,都構不成演講活動。人們的報告、發言、講話等活動也同樣具備上述三個條件,但這些活動都不是演講。因為演講不但是一種以講為主的宣傳活動,同時又是一種以演為輔的藝術性的活動。演講主要是以有聲語言和態勢語言的統一,以及演講者的主體形象來作為演講的傳達手段。

有聲語言(講)是演講活動的最主要的表達手段,它是由語言和聲音兩種要素構成的。流動的有聲浯言,運載著思想和感情,直接影響聽眾的聽覺器官。它具有時間藝術的某些特點,是聽眾聽覺的接受對象和欣賞對象。而態勢語言(演),就是演講者的姿態、手勢、動作、表情等的表演活動,它是流動著的形體動作,配合著流動的有聲語言,表達出演講者的思想情感;它加強著有聲語言的感染力和表現力,彌補著有聲語言的不足。它主要影響聽眾的視覺器官,在聽眾心裏引起美感,得到啟示。它具有空間藝術的某些特點,是聽眾視覺的接受對象和欣賞對象。

演講者是在聽眾麵前進行演講的。這樣,它就必然以整個的主體形象,包括體形、容貌、衣冠、發型、舉止、神態、氣質等直接影響聽眾的視覺器官,而演講者整個主體形象的美醜,在一般情況下,不僅直接影響著演講者思想情感的表達,而且也直接影響著聽眾的心理情緒和美感享受。這就要求演講者在自然美的基礎上,要有一定的裝飾美。而這裝飾美,是以演講者本人為基礎的現實的裝飾美,它不同於舞台藝術的性格化和藝術化的裝飾美。這就要求在符合演講思想情感的前提下,注意裝飾的樸素、自然、輕便、得體,並具有時代感。同時注意神態的瀟灑、雍雅、大方,隻有這樣才有利於思想情感的表達,有利於演講的成功。

演講就是靠著這些物質手段,組成了一個綜合、統一而完整的傳達係統,達到演講的目的。在這綜合的傳達係統中,缺少任何一個因素都不構成演講活動。如果隻有“講”而沒有“演”(包括主體形象),隻作用於聽眾的聽覺器官而不作用於聽眾的視覺器官,就會缺少感人、動人的主體形象及表演活動;如果隻有“演”而沒有“講”,隻作用於聽眾的視覺器官,就猶如聾啞人在作手勢一樣,總是令人難以理解。所以,隻有“演”與“講”這兩個要素和諧地、有機地統一在一起,才能構成完整的演講,達到預期的效果。

但這並不等於說“演”與“講”在演講實踐活動中各占一半。前麵說過,演講是以“講”為主,以“演”為輔,互相交織、互相滲透的統一。在這裏,“講”起主導作用,是決定因素。而“演”則必須建立在“講”的基礎上,否則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因此,隻有既“講”且“演”,以“講”為主,以“演”為輔,既是聽覺的又是視覺的,並有時間性和空間性藝術特點的綜合的現實活動,才是演講的本質屬性,也是區別於其他現實口語表達形式的關鍵所在。

曆史上演講的定義曾數經演變。有人認為,演講不過是說話放大罷了;或者認為,演講是在一定時間地點,對多數聽眾運用姿勢和聲調,將事前已經構成的有組織、有係統的題材傳達出來,以求達到一種特殊目的語言技術。這些定義,雖有其合理一麵卻有失全麵,未能抓住演講本質。

綜上所述,可以給演講下這樣一個定義:演講是演講者在特定的時境中,借助有聲語言和態勢語言的藝術手段,麵對廣大聽眾發表意見、抒發情感,從。而達到感召聽眾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

演講,作為一種最直接、最靈便、最生動、最有效的宣傳教育藝術,與一般口頭語言和書麵文章有著不同的特征。

(1)現實性

演講屬於現實活動範疇,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它是演講者通過對社會現實的判斷和評價,直接向聽眾陳述自己的觀點和主張的現實活動。演講是生命的火花,靈氣的光芒,曆史的回聲,時代的號角,信息的公開交流,情感的直接溝通,品德的共同提高,智慧的相互補充。它有伸張正義,針砭時弊,促進文明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的現實積極作用。

(2)藝術性

演講的藝術性在於它具有統一的整體感和協調感,即演講中的各種因素(語言、聲音、表演、形象、時間、環境)形成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協調的美感。同時,演講又不單純是現實活動,它還具有戲劇、曲藝、舞蹈、雕塑等藝術門類的某些特點,並將其融為一體,形成一門獨立的藝術。

(3)鼓動性

沒有鼓動性,就不成其為演講。政治演講也好,學術演講也好,都必須具有強烈的鼓動性。這是因為:第一,一切正直的人們都有追求真、善、美的渴望,演講者傳播了真、善、美,自然會引起共鳴,激勵和鼓舞聽眾;第二,演講者以自己強烈的感情達到鼓動人心的目的;第三,演講者的形象、語言、情感、態勢以及演講詞的結構、節奏、情節等,均能抓住聽眾;第四,演講的直觀性使其與聽眾直接交流,極易感染和打動聽眾。總之可以說,鼓動性是演講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