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6)把自己不幸的感受寫出來,力求具體

同是有感情的人類,人們對於幸福與不幸的體味是大致相同的。演講者把自己或他人的不幸感受加以細致的描述,可以令聽眾對其不幸發生共鳴。這種不幸的感受刻畫得越具體、越細致,就越容易與聽眾的某些不幸體驗產生諧振,從而激發更大的同情。

典型示範:唉!世界上最不平的事,就是我們二萬萬女同胞了。從小生下來,遇著好老子,還說得過;遇著脾氣雜冒、不講情理的,滿嘴連說:“晦氣,又是一個沒用的。”恨不得拿起來摔死。總抱著“將來是別人家的人”這句話,冷一眼、白一眼地看待;沒到幾歲,也不問好歹,就把一雙雪白粉嫩的天足腳,用白布纏著,連睡覺的時候,也不許放鬆一點,到了後來肉也爛盡了,骨也折斷了,不過討親戚、朋友、鄰居們一聲“某人家姑娘腳小”罷了。這還不說,到了擇親的時光,隻憑著兩個不要臉媒人的話,隻要男家有錢有勢,不問身家清白,男人的性情好壞,學問高低,就不知不覺應了。到了過門的時候,用一頂紅紅綠綠的花轎,坐在裏麵,連氣也不能出。到了那邊,要是遇著男人雖不怎麼樣,卻還安分,這就算前生有福今生受了,遇著不好的,總不是說“前生作了孽”,就是說“運氣不好”。要是說一二句抱怨的話,或是勸了男人幾句,反了腔,就是打罵俱下;別人聽見還要說:“不賢惠,不曉得婦道呢!”諸位聽聽,這不是有冤沒處訴麼?還有一樁不公的事,男子死了,女子就要戴3年孝,不許二嫁。女子死了,男人隻戴幾根藍辮線,有嫌難看的,連帶也不戴;人死還沒3天,就出去偷雞摸狗;七還未盡,新娘子早已進門了。上天生人,男女原沒有分別,試問天下沒有女人,就生出這些人來麼?為什麼這樣不公道呢?那些男人,天天說“心是公的,待人是要和平的”,又為什麼把女子當作非洲的黑人一樣看待,不公不平,直到這步田地呢?——《敬告中國二萬萬女同胞》 秋瑾這是秋瑾用以喚醒女性、號召女性解放的演講。要想讓千千萬萬女同胞獲得理性上的覺醒,首先必須引發她們感情上的共鳴。秋瑾從女性呱呱墜地講起,細致描述了舊社會婦女在人生各個階段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以及這些待遇帶給婦女的痛苦感受。生命軌跡大致相似的婦女們回憶起這種種的不幸,必然會引起情感上的巨大波動,從而邁出覺醒的第一步。

2激發正義感的演講技巧

正義與邪惡是根本對立的。人們的正義感在麵對善與美的事物遭到邪惡的摧毀、麵對集體的利益遭受損害、麵對道義和法規遭受踐踏時就自然會被激發出來。因此:一、演講者應著重揭露為人所厭惡的醜陋與邪惡事物一麵,激發聽眾的仇恨與憤怒;二、從團體或多數人的角度出發,分析事態的嚴重性和危害性,激發聽眾采取正義行動的願望;三、強調醜惡事物對人類道義與社會規範的粗暴踐踏,引發聽眾捍衛正義的責任心。

(1)激發聽眾對惡的仇恨和憤怒

善良人們的心中都埋藏著對於邪惡事物仇恨的種子,隻不過有些人埋藏得深些,有些人埋藏得淺些。不論深淺,隻要演講者善於描述邪惡事物的令人憎恨,並努力結合聽眾的身份和心理特點曉以利害,那麼仇恨與憤怒的火焰就會激發開來,聽眾在正義的情感的驅動下很容易做出正義的選擇與行動。

典型示範:親愛的父老兄弟姐妹們!誰無父母,誰無兒女,誰不心疼自己的兒子!小小的王強,頭天晚上還給家裏洗了兩大盆衣服,誰知第二天早上他竟遭到如此毒手,能不令人悲慟欲絕嗎?大家要問:為什麼因為一點微不足道的小事,楊小民就窮凶極惡地殺人咧?我們也不能理解。但是,請聽他在拘留所的一番話吧。他說:“我父親是省委辦公廳主任,專管保衛,他有辦法,我也不怕。”這不就很清楚地回答了人們的疑問嗎?聽說就是這個殺人犯,當他聽到被判死緩後,高興異常,情不自禁地跳了起來,連聲說:“不上訴,不上訴,隻要我不死,幾年後就可以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