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氏所講故事裏的“柴狄”是法國一位大哲人伏爾泰(Voltaire)的小說裏的主人翁。在這書中柴狄是一位巴比倫的哲學家,他喜歡仔細觀察事物。有一天他在森林中散步,恰巧王後的小狗走失了,仆人正在找尋,問柴狄曾否看到。柴狄當時說那隻狗是一隻小母狗,剛生了小狗,並且一隻腳微跛。仆人以為那隻狗一定被他偷藏了,就要逮捕他。這時又有一群人找尋國王失了的馬,柴狄又說出那馬是一匹頭等快跑的馬,身高5尺,尾長3尺半,馬蹄上帶著銀套,嘴銜勒上有23“開”金子的飾品。於是他就以偷竊王家的狗和馬的嫌疑被捕了。在法庭上柴狄為自己辯護,他指出,他根據沙上的痕跡就可以判斷那狗是剛生小狗的母狗,左後足是跛的;又根據路旁樹葉脫落的情形,可以判斷馬的高度,根據路的寬度和兩旁樹葉破碎的情形,可以判斷馬尾的長度;馬嘴曾碰石頭,那石頭上的劃痕,可以推知馬銜勒是23開金製成;根據馬的足跡,可以判斷這是一匹頭等快跑的馬。隨後狗和馬都在別處找到了,柴狄無罪被釋。赫胥黎說,古生物學的方法其實就是“柴狄的方法”。
——《曆史科學的方法》胡適典型示範之二:黨八股的第六條罪狀是:不負責任,到處害人。……拿洗臉作比方,我們每天都要洗臉,許多人並且不止一次,洗完之後還要拿鏡子照一照,要調查研究一番(大笑),生怕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你們看,這是何等地有責任心呀!我們寫文章,做演說,隻要像洗臉這樣負責,就差不多了。拿不出來的東西就不要拿出來。須知這是要去影響別人的思想和行動的啊!一個人偶然一天兩天不洗臉,固然也不好,洗後臉上還留著一個兩個黑點,固然也不雅觀,但倒並沒有什麼大危險。寫文章做演說就不同了,這是專為影響人的,我們的同誌反而隨隨便便,這就叫做輕重倒置。許多人寫文章做演說,可以不要預先研究,不要預先準備;文章寫好之後,也不多看幾遍,像洗臉之後再照照鏡子一樣,就馬馬虎虎地發表出去。其結果往往是“下筆千言,離題萬裏”,仿佛像個才子,實則到處害人。這種責任心薄弱的壞習慣,必須改正才好。
——《反對黨八股》毛澤東典型示範之三:試看曆史怎樣在全世界範圍內重演,這是多麼奇怪。我記得,當我還是密西西比河上一個小孩子的時候,曾有同樣的事發生過。有一個鎮子也曾主張停辦公立學校,因為那太費錢了。有一位老農站出來說話了,說他們要是把學校停辦的話,他們也不會省下什麼錢。因為每關閉一所學校,就得多修造一座牢獄。
這如同把一條狗身上的尾巴用作飼料來喂養這條狗。它肥不了。我看,支持學校要比支持監獄強。
——《我也是義和團》馬克·吐溫這是三個利用日常道理來使抽象難懂的道理具體化通俗化的例子。在例一中,胡適為了介紹古生物學的研究方法,講了一個伏爾泰小說中的故事,故事主人公采用了根據生活常識來判斷推理的方法,而這種方法對聽眾來說是很容易搞懂的。胡適指出古生物學的研究方法其實就是這樣的一種方法,也就很容易被聽眾接受了。在例二中,毛澤東為了說明“黨八股”不負責的文風及其危害,舉了一個日常生活中人人會遇到的洗臉例子,用“不洗臉會有礙雅觀”這樣一個日常道理來說明問題。讓人聽起來既貼切又親切。在例三中,馬克·吐溫用“狗尾巴養不肥狗身體”的日常道理來說明多建學校勝於多建監獄的道理,既通俗幽默,又有力地揭示了自己所要闡發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