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新的大廈,有很好的鄰居,最好最接近的鄰居,是一所世界上最偉大的大廈,就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它是惟一的幫助我們建造這所新的大廈最出力的一個鄰居。

——黃炎培在例一中,演講者馬丁·路德·金把黑人們所應享有的權利比喻為一張支票,擁有了這張支票,也就擁有了自由和正義的保障,這樣就把抽象的“權利”概念形象化、通俗化了,有利於黑人兄弟的接受。在例二中,演講者抓住新教師是學校的“新鮮血液”這一點,巧妙地以血型的相容來比喻新老教師之間融洽的相處與合作,用人體巨大的血流量來比喻新教師之生力軍作用,形象生動,特別容易被在座的新教師們所接受。在例三中,演講者幾乎通篇使用了打比方的說理方法。他首先把中華人民共和國比喻成大廈,在此基礎上引發出一係列的比喻,不僅完整地說明了政協會議的構成主體、理論基礎、共同綱領等等要素,而且形象地揭示了新中國的內外環境,使原本嚴肅的話題變得形象活潑起來,很利於聽眾理解和接受。

(5)對不可思議的數字進行具體的量化

在演講中,演講者以事實來說明道理,有時會遇到一些從常人觀念看采很抽象很難理解的數字,這時就有必要對這類數字加以形象化、通俗化的處理,使數字以具體量化的形式出現,或者采用以具體實物作比方的方式來加以說明,這樣才能使所需講述的道理得到清晰的闡明。

典型示範:我先來解釋宇宙學裏的大問題。類星體是什麼?新星忽然一下子亮度超過太陽1至10萬倍,超新星又比新星亮1至10萬倍,壽命從幾天到1至2年。類星體更厲害,其亮度是1000個銀河係的亮度總和,而每個銀河係裏有1000億個太陽,每個太陽幾乎可以生存100億年。那麼,什麼東西產生類星體能量?核能是普通的太陽能,它與核能之比相當於核與油燈之比。我們尚不知道其能量來自何處。我們宇宙裏至少有100萬個類星體,其中仔細研究了近1000個。我們宇宙間有一種我們尚不了解的發能方式,它遠遠超過核能,遠遠不是我們所能想像的。

——《科學的發展:從古代中國到現在》李政道在本例中,科學家李政道以類星體為例,向人們說明了宇宙之謎遠未解開這樣一個道理。在談到類星體的亮度問題時,李政道沒有使用物理學上的專門術語,而是將那不可思議的數字加以具體的量化,用太陽和銀河係的亮度來進行比較說明,使聽眾產生了較為具體而直觀的感受,從而對演講所說明的道理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

附:精彩案例3則

例1雨果追悼巴爾紮克

1850年8月,一代文學巨匠巴爾紮克告別人世,作為其摯友的雨果在追悼會上發表了《巴爾紮克葬詞》,我們不妨品讀下麵這樣一節:在最偉大的人物中間,巴爾紮克是第一等的人;在最優秀的人物中間,巴爾紮克是最高的一個。他的理智是壯麗的、穎特的,成就不是眼下說得盡的。……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飽滿的。作品比歲月還多。

唉!這強有力的、永不疲倦的工:作者,這哲學家、這思想家、這詩人、這天才,在我們中間,過著暴風雨的生活,充滿了鬥爭、爭吵、戰鬥、一切偉大人物在每一個時代遭逢的生活。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憤怒與仇恨。他在同一天步入了光榮,也步人了墳墓。從今以後,他和祖國的星星在一起,熠耀於我們上空的雲層之上。雨果的這篇葬詞,既沒有泛泛地敘說死者的生平,也沒有講述死者做了什麼,而是用詩一般的精湛語言,讚譽了巴爾紮克的高貴品格,頌揚了他對文化、曆史和人類的巨大貢獻。其語言凝重中透著雋永,深沉中顯出壯麗,冷靜中掩著奔放,有如流泉咚咚、又像江河萬裏,具有沁人心脾之穿透力。像這樣生動流暢的演說詞,全篇比比皆是,美不勝收。令人百聽不厭,百讀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