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2尼克鬆流暢的祝酒詞
1972年2月,美國前總統尼克鬆答謝周總理的祝酒詞中,有這樣一段生動流暢的語言:昨天,我們同幾億電視觀眾一起,看到了名副其實的世界奇跡之一——中國的長城。當我在城牆上漫步時,我想到了為了建築這座城牆而付出的犧牲;我想到它所顯示的在悠久的曆史上始終保持獨立的中國人民的決心;我想到這樣一個事實:就是,長城告訴我們,中國有偉大的曆史,建造這個世界奇跡的人民也有偉大的未來。
長城已不再是一道把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隔開的城牆。但是,它使人們想起,世界上仍然存在著許多把各個國家和人民隔開的城牆。
長城還使人們想起,在幾乎一代的歲月裏,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國之間存在著一道城牆。
4天以來,我們已經開始了拆除我們之間這座城牆的長期過程。我們開始會談時就承認我們之間有巨大的分歧,但是我們決心不讓這些分歧阻礙我們和平相處。尼克鬆雖然是政治家,演講也很有文采。他選取了一個富有象征意義的長城作比興,由此而生發。他由這人類曆史的陳跡,讚美中國偉大的過去和未來;由長城本身不過是一道又高又厚的城牆,聯想到世界上仍然存在著把許多國家和人民隔開的城牆,進而又聯係到中美兩國的現狀,有了這些象征、比喻作鋪陳,便自然地轉入到此次訪華的成果的論述。這不僅展示了演講者十分高明的表現手法及外交才能,而且在語言運用上也很有技巧。這段演講詞,簡明生動,格調昂揚,情詞懇切,十分流暢和得體。
例3以情動人的告別演說詞
一篇優秀的演講,不僅要以理服人,而且更不能忽略以情動人。以情動人往往是通過這樣兩種方式:一種是飽含深情,點點滲透,再則是滿懷激情,噴發傾注。前者是靠委婉的敘述和細膩的描繪獲得;後者則是靠熱烈精當的抒情議論實現。我們先來看一篇滿懷深情的演講《別了!綠色的軍營》,青年戰士吳永恒在即將轉業回鄉時,激動不已。他說:是的,我即將告別軍營,即將走向社會,走向微笑著的人群,走向那曾經撫慰了我20年的母親的懷抱。此時,禁不住激動的我,又不無內疚地感到,我付出是那樣的少,而得到卻是那樣的多。在漫漫的曆史長河中,我不會忘記軍營給了我溫暖和快樂,給了我成熟和果敢,給了我知識和力量。我深深懂得“環境造就人”的真正內涵,懂得“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的道理。今後,或許還有人會問我:一生中你覺得最有意義的是什麼?我想,那時的我一定會自豪地說:“我——曾經是一名軍人!”
疊好已經發黃的軍服,回頭望望,好想再行最後一個軍禮;好想再握最後一次鋼槍;好想再站最後一班崗,讓軍營中結出的碩果在曆史中永恒吧!
別了,令人難忘的第二故鄉!別了,那永不褪色的國防綠!這段告別詞,雖說沒有華美的文采,卻飽含無限的深情。透過那摯樸而流暢的語言,我們仿佛看到了一顆年輕而火熱的心在劇烈地跳動,這是可貴的真情。這情沒有像火山一樣噴發,而是湧動在胸中,浸透在字裏行間之中。“回頭望”和三個“好想”,感人至深,使我們久久不能平靜。最後一句“永不褪色的國防綠”,展示了演講者將永葆人民戰士本色的壯美情懷。十一
語言修辭:強化演講藝術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