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燕昭王以信招才(1 / 1)

燕國是中原諸侯國中最北邊的一個國家。燕昭王繼任時,燕國已被子之糟蹋得殘破不堪。國都薊幾乎成了一片廢墟。他決心改革政治,加強軍事,發展生產,使燕國強盛起來。燕昭王深知:要強盛沒有各方麵的人才是不行的。於是他就親自到各地去訪求賢才,對有專長的人都去登門求教,隻要他們願意,就聘請他們來朝廷做事。

有一位名叫郭隗的人,很有見識。他在子之作亂時,不肯與這個野心家合作,隱居深山。燕昭王聽說,親自到深山裏去登門求教。燕昭王對郭隗說:“齊國趁我國內亂之際,侵占了我們燕國十幾座城池。我們燕國被糟蹋得田園荒蕪,民生凋敝,至今還站立不起來,令人十分痛心。因此,我誠懇地請求各方麵的人士來幫助燕國,使國家迅速強盛起來。如何起步,今天特向先生求教。”

郭隗見燕王有複興燕國之誌,為人又謙虛寬和,禮賢下士,言辭又誠摯懇切,就說:“大王所言極是,要想雪恥,就要使國家強盛起來。要想國家強盛,就要廣招人才。要廣招人才,就必須使舉國上下都知道大王愛惜人才。要是人們都知道大王重視人才,那麼天下的賢才就會爭著立於大王之朝,來為大王效力了。”燕昭王說:“先生所言深合我的心意,可怎樣才能使人們相信我是真正愛惜人才、重用人才呢?我確實是真心實意地求賢,怕是人們不一定理解我的心情。”

郭隗沒有立即回答燕昭王提出的問題,卻講了一個故事。他說:“古代有個國王,他一心想得到一匹千裏馬。他出了好多錢,派了好多大臣到各地去給他購求。可是一連物色了三年,連一匹千裏馬也沒買到。國王非常著急。有個給國王打掃宮廷的人,自我推薦說:‘大王給我千兩黃金,我能去給大王買到千裏馬。’國王求千裏馬的心情很迫切,就給他千兩黃金,讓他去買千裏馬。這人去了三個月後,一天返回朝廷,背回一顆馬頭來。他向國王回報說:‘我找到了一匹千裏馬,可惜去晚了,等見到那匹千裏馬時,那馬已經死了。我想,馬雖死了,也還是千裏馬,就用大王的千金把它買來了。您看,這就是千裏馬的馬頭’。國王一聽,十分惱火。說道:‘我要你去買活的千裏馬,你卻買了一顆死馬的馬頭來,這有什麼用?白白花去我千兩黃金!’買死馬頭的人說:‘大王息怒,這顆死馬頭不會白買。這裏有個道理,大家若都知道一匹死的千裏馬大王都肯出千金購買,對活的千裏馬,自然會更重視的。天下的人都知道大王誠心誠意地要買千裏馬,那麼要不了多久,千裏馬就會到大王這裏來了。’果然,不到一年的工夫,這位國王就得到好幾匹千裏馬。”

燕昭王聽完郭隗講的故事,問道:“先生您講這故事的意思是……”沒等燕昭王再往下說,郭隗就接著說道:“天下的事各不相同,但道理有些是相通的。大王如果真心實意地訪求賢才,不妨從我郭隗開始,讓我來給您當這馬頭吧。要是天下人都知道,像我郭隗這樣的人都受到大王的器重,那些比我才能更高的人,自然就會不遠千裏來投奔大王了。”

從此,燕昭王鄭重地把郭隗請到朝廷來,拜他為老師,日夜和他商量複興國家的大計。為了表示對郭隗特別尊敬,給郭隗以優厚的待遇。當時燕國的宮殿被戰火燒了,燕王自己沒有像樣的宮室居住,和大臣們一起辦事也是在臨時搭的簡陋草房內,卻單獨給郭隗築起一座高台,在台上給他建築了華麗的館舍,又舉行了隆重的儀式,恭恭敬敬地請郭隗到裏麵居住。還在這高台上放置許多黃金,任從郭隗花用。因此,人們都稱這高台為“黃金台”。

這件事很快傳遍四方。人們都知道燕昭王是真心實意地敬重人才,禮賢下士,一些有真才實學的人,都先後聚集到燕國來。著名的軍事家樂毅從魏國來到燕國,善於帶兵打仗的劇辛從趙國來到燕國,精通天文地理的陰陽家鄒衍從齊國來到燕國……這樣許多豪士雲集燕國,經過幾十年的共同努力,燕國又強盛起來。

要宣揚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語,要用你的本來麵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