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宋弘教人誠實守信(1 / 1)

宋弘,字仲子,東漢長安(今西安西北)人。漢光武帝時,他被提拔為負責監察、執法的中央高級長官。宋弘為官清正,尤其以誠實守信著稱於世。

有一次,宋弘和沛國(今安徽濉溪縣西北)人桓譚交談,見桓譚精通五經而不拘泥,批評俗儒而不乏真知灼見,很是敬佩,便推薦他當參政議政的議郎。在桓譚前去上任時,宋弘語重心長地囑咐桓譚說:“你可要知道,我舉薦你,是想讓你以正直之道輔佐君主,做驚天動地的大事;而不是叫你去做那些隻博得君主歡心的小事。可千萬不要忘記啊!”桓譚點頭答應,並重複了宋弘的囑咐。

光武帝聽說桓譚擅長鼓琴,就讓他彈琴,一而再,再而三。宋弘聽說後,非常生氣,派人把桓譚叫來。桓譚進屋,宋弘不給他讓座,責備他說:“守信是人的重要美德。你曾親口答應我,要以正直之道輔佐君主,做驚天動地的大事。可你竟然為討好君主天天彈琴,耽誤時光,空耗才華。你說是你自己改過,還是讓我根據法律檢舉處罰你呢?”桓譚認錯說:“雖是聖上讓我彈琴,但非故意,是因為不敢向聖上奏明自己的職責,才造成失信的!”宋弘便讓他走了。

後來,光武帝大會群臣,叫桓譚彈琴。桓譚立時想起宋弘的話來,禁不住失去了常態。光武帝覺得奇怪,便問是怎麼回事。宋弘離開座位,摘掉官帽說:“我向聖上推薦桓譚時,已經奏明了目的,就是希望他能以正直之道輔佐君主;而他呢,卻叫您喜愛上了凡俗的音樂。他沒有執行輔佐諾言,您沒有履行用人的諾言。失信之過根源在我!我理應受到削職懲罰!”光武帝聽了恍然大悟,由奇怪變為慚愧,由生氣變為高興,立時向宋弘表示了歉意,說:“愛卿差矣,失信之過在我一人身上,與你們無關。”這件事使桓譚很受教育,後來他堅決反對荒謬虛偽的讖緯神學,幾次差點被殺,都堅持不悔。

宋弘不僅嚴格要求別人,而且對自己更苛刻。他總是時刻約束自己言行一致。有一次,光武帝關心姐姐湖陽公主的婚事,細微地觀察到她對宋弘有意。他就先讓湖陽公主坐在屏風後麵,召見了宋弘,試探道:“俗話說‘地位高了換朋友,錢財多了換妻子’,這是合乎人情的吧!”宋弘說:“不過我聽說的是‘貧窮時候的朋友不能忘,一塊度過貧苦生活的妻子決不能休棄’。”光武帝回過頭來,對著屏風說:“事情不成嘍!”

了解宋弘的人都說:“宋弘確實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啊!”

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