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說唐代人,武則天稱帝後,他是宰相魏元忠部下的官員。他為人正直,不畏權勢,不替權奸做偽證陷害忠良的行為,表現出高尚的品格。
公元690年,武則天即位以後,最寵幸“兩張”即張昌宗和張易之。這兩個人十分奸佞,權勢很大,滿朝文武都怕他們三分。可是宰相魏元忠卻不把他們放在眼裏。魏元忠還在洛州當刺史的時候,張易之的一個仆人仗勢欺人,殘害百姓,洛陽官員因他是張易之的人,誰也不敢處置他。魏元忠知道了此事,就把他抓起來打死了。張易之懷恨在心。魏元忠當了宰相以後,武則天想把張易之的弟弟張昌期任命為長史,一些大臣為了迎合武則天,都稱讚張昌期能幹。魏元忠卻說張昌期不適合當此重任,武則天因此就沒有提拔張昌期。
因此,張昌宗、張易之把魏元忠視為眼中釘,千方百計想把他除掉。他們就在太後麵前誣告魏元忠,說魏元忠曾經在背後說:“太後老了,不如跟太子靠得住。”武則天一聽大怒,就把魏元忠抓起來,打進了監牢,還要親自審訊他,並且要張昌宗、張易之當麵對證。
張昌宗怕此事敗露,又想出一個毒計,想找一個假證人陷害魏元忠。他們想來想去,最後物色到魏元忠部下的官員張說。他們派人把張說找來,逼迫他答應此事,並答應他事成之後,不僅給他重賞,還要提拔他。張說明知魏元忠冤枉,但是又害怕他們的權勢,雖然答應了,但思想鬥爭得很厲害,他知道這將關係到他個人的生死存亡。
第二天,武則天上朝,召集文武官員、太子和宰相,要張昌宗和魏元忠當麵對質。魏元忠沒有此事,堅決不承認,二人爭論起來,半天沒有結果。於是張昌宗就對武則天說:“魏元忠部下的張說就聽到過這些話,可以把他找來作證。”武則天立刻傳令讓張說進宮。官員們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聽說張說要上朝作證,大家都非常擔憂。一個叫宋璟的官員見列張說,對他說:“此事關係甚大,千萬不要附合奸臣,陷害好人啊!一定要說真話,即使得罪了太後,被流放,臉上也光彩。一個人的名譽是最可貴的。”還有一個叫劉知幾的史官也提醒張說道:“不要玷汙你的清白,不要連累後代子孫嗬!”
張說聽了大家的一番話,心裏拿定了主意,膽氣也壯了起來。他神情嚴肅不慌不忙地上了朝堂。
武則天問他說:“你聽到魏元忠誹謗朝廷的話了嗎?”
魏元忠一見張說,就大叫起來說:“張說,你想跟張昌宗一起陷害我嗎!”
張昌宗在旁邊威脅催促張說說:“你別去理他,不要害怕,趕快大膽作證!”
張說一見這種情景,就勢向武則天說道:“陛下請看,在陛下麵前,他還敢這樣脅迫我,可以想見他在宮外是怎樣霸道了。我不能不說實話了,我確實沒有聽到魏元忠說過反對陛下的話,是張昌宗逼迫我來做假證人的。”
張昌宗一見張說變了卦,氣急敗壞地叫了起來:“好你個張說小子,你是魏元忠的同謀犯。”
武則天是個聰明的人,聽了張說的話,明知魏元忠的確冤枉,但她又不願讓張昌宗他們下不了台,就斥責張說說:“你真是反複無常的小人。”並下令把張說也抓起來。
事後,武則天又多次派人審訊張說,可是張說已經橫下一條心,堅決不做偽證。武則天雖然沒有抓住魏元忠謀反的證據。但還是撤了他的職務,又把張說判了流放罪。不久,宰相張柬之和一些官員趁武則天病重,奪了禁衛軍兵權,把張昌宗和張易之等都抓了起來,把武則天也趕下了台。
做人要光明磊落,要誠實,不要做小人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