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晏殊敢講老實話(1 / 1)

晏殊是宋朝人,曾做過宰相。他為人剛直,為官清廉,很得百姓擁戴。他肯起用賢才,當時賢臣範仲淹等人都出自他的門下。

晏殊小時候就誠實,正直,並且聰明過人。他7歲能作文,14歲時大臣張知白向皇帝推薦他為“神童”。皇帝召見他,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考場上,晏殊沉著冷靜,卷子答得又快又好。皇帝十分高興,賞他“同進士出身”的稱號。

第二天又複試,題目是《詩賦淪》,他看見題目就說:“這個題目,我曾在十天前做過,草稿還在,請求另外出題。”

皇帝聽了,覺得這孩子很誠實,特別喜歡他。後來他被破格任用為“翰林”。一次朝中大小官員到京城郊外遊玩,舉行盛大宴會,晏殊因家裏貧窮無力參加這些活動,就在家裏和兄弟們讀書做文章。

一天,皇帝要為太子挑選老師,但不叫大臣推薦,自己直接點名要晏殊擔任。大臣們很驚訝。皇帝說:“我聽說晏殊常閉門讀書,不參加各種宴會,這是一個忠厚謹慎的人,放在太子身邊最合適。”

晏殊拜見皇帝謝恩時卻說:“我不是不願遊玩,不願參加宴會,因為我家貧窮辦不到。我要是有錢,也是會去的。”

皇帝見他如此肯講實話,對他特別讚賞,更加信任他,後來讓他當了宰相。

誠信是成就事業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