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談話態度很重要(1 / 1)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都離不開與人交往,也就離不開交談,而交談時總會有意見相左的時候。這時,你是不顧場合、不講方法使人難堪,以顯示自己,還是虛心待人,這是在談話中很應該注意的。

某日在一輛公共汽車上,前排座有兩位乘客在談話:

“昨天看的一部《孤兒的春天》實在很好。”一個乘客說。

“有什麼好?”另一位乘客用倔強的音調質問他。

於是對話也就結束了。現實生活中常見許多夫妻不睦,兄弟失和,同事交惡,都是由於一方喜歡以質問方式的態度來與對方談話所致。

像公共汽車上的那兩位乘客,如果第二個乘客改變了他的態度,當第一個提出他對《孤兒的春天》的意見而他認為不同意時,他可以坦白說出他對該部電影的見解,而不要用質問的方式窘迫對方,這樣談話則可以愉快的談下去。

大概談話時習慣質問對方的人,多半胸襟狹窄,好吹毛求疵,與人為難,或性情乖僻,或自大好勝,所以即使在談話小節上,也把他的品格表現出來。其實除了在不得已的場合中如在法庭上的辯論等之外,質問是大可不必的。如果你覺得意見不對,你不妨立刻把你的意見說出,何必一定要先來個質問,使對方難堪呢?

同樣地,也有些人愛用質問的語氣來糾正別人錯誤的序幕:“昨天我想是今年以來最酷熱的一天了。”

“你怎會知道?”

對方雖然說錯了,但你何必要先給他一個難堪的質問呢?先質問,後解釋,猶如先向對方打了一拳,然後再向他解釋一樣。這不需要的一拳,足以破壞雙方的情感。被質問的人往往會被弄得不知所措,自尊心受了傷害,如果他也是個脾氣不好的人,必致惱羞成怒,而激起了劇烈的爭辯。

虛心、誠實、坦白和尊敬別人,是談話藝術的必須條件。把對方為難一下子,借以逞一時之快,於人於己皆無好處。每個人都不願別人損害你的尊嚴,那麼你也不可損傷別人的自尊心。如果有不妥之處,你可以詢問原因,可以向他們解釋,但方法、態度要真誠大方。質問是不適宜的,如果你想獲使對方心悅誠服,越是在意見分歧的時候,越不可用質問的方式。當對方被你的質問所窘迫時,在形勢上他失敗了,但他必定抱恨在心。

你要提防著,倘若你愛用質問的態度向人進攻,而反被對方以更多的理由把你壓倒時,你將會大大地失麵子。

以溫厚待人就是為自己留有餘地。不侵害別人,就是護衛自己,你輕易的進攻別人,如果遭致失敗,必定慘敗。

秘籍:把對方為難一下,借以逞一時口舌之快,與人與己皆無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