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及時感情投資,提防資源匱乏(1)(3 / 3)

從此,在梁子恩的輔導下,再加上自身努力,徐誌摩在詩詞上的造詣突飛猛進,最終成為一位著名的詩人。

可見,親戚關係的利用,並不是無限製地胡亂地利用、不顧一切地利用,需要運用一定的技巧,不然即使關係再親,對方也會拒絕你,就連自己也會因此受到道德和良心的譴責。

親戚之間一般都存在著直接的血緣或間接的親緣關係,這種特定的關係決定了彼此之間聯係的親密性。

當人們在某方麵遇到困難的時候,大概首先想到的就是找親戚幫助。俗話說得好,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既然雙方作為親戚,對方也大都樂意向你伸出救援之手。

但在這方麵需要考慮到的是,親戚關係不同於社會上的人際關係,它是一種比人際關係更複雜的關係,這主要是因為親戚之間存在著多種差異,比如經濟上的差異、地位上的差異、地域上的差異等等。這些差異可能成為限製彼此交往的原因,也可能成為矛盾的根源。

因此,在與親戚交往中一定要掌握一些技巧。如果能按照這些技巧去找親戚辦事,彼此的關係會變得越來越親密;反之,如果違背了這些規律,即便是親戚之間也會互相得罪。

那麼,在與親戚交往、請求親戚幫助的時候應注意哪些問題,才能使彼此之間的關係更融洽、更牢固呢?

(1)經濟往來要清楚,不要弄成一筆糊塗賬

因為在請親戚幫助的時候,往往會因經濟利益而得罪人,這些例子在親戚之間是屢見不鮮的。有時是為了一時的救急,有時是為了幫助,有時是為了贈送等,而表達自己心意和特殊感情的方式,就是財物上的往來,這些都體現了親戚之間的特殊關係。

對親戚的慷慨行為給予由衷的感謝和讚揚,作為受益的一方在道義上是必要的。如果把這種支持和幫助看成理所當然,不做一點表示,對方肯定會對你有看法,從而影響雙方關係。

另外,在親戚幫你解決困難後,對於需要歸還的錢物,同樣是不能含糊對待。因為親戚之間也有各自的利益,一般情況下,應該把感情與財物分清楚,不能把二者混為一談。隻要不是對方明言贈送的,所借錢物一定要按時歸還。在與親戚打交道時,很多人不注意這個問題,他們以為親戚的錢物用了就用了,對方是不會計較的。如果你這樣的話,等到親戚提到此事時,就有可能會搞僵關係,到時雙方都不好看。

對於來自親戚的幫助,一定要注意多給予回報,這是加深親戚之間感情的需要,也是報答對方幫助的必要表示。如果你忽視了這種回報,就會使雙方的親戚關係蒙上一層陰影。

總之,有關親戚之間的錢物往來,既可以成為雙方加深感情的因素,也可能成為造成雙方矛盾的禍根,就看你是否能夠明智地處理。

(2)要一視同仁

親戚之間的輩分問題十分複雜,但是,不管怎樣複雜,一定要懂得相互尊重,平等對待。特別是地位、職務存在著明顯差異的情況下,更應該如此。

常言道:“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也就是說,對親戚而言,地位低的親戚總是希望能從地位高的親戚那裏得到一些幫助,同時他們在提出請求的同時,已經將自己僅剩的自尊心壓在心底,不然也就不會開口請親戚幫忙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地位高的親戚對前來尋求幫忙的人表現出不滿或不歡迎,那麼,這樣很容易傷害對方的自尊心。

一般從客觀的角度來說,相對地位低的人求助地位高的人辦事時非常敏感,隻要對方流露出一點不滿的情緒,哪怕一個眼神他都會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很可能造成不良的後果。

所以,要運用親戚關係辦事的時候,一定要懂得人生命運的莫測,“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對於任何親戚,都必須平等對待,一視同仁,既不驕傲於人,也不攀龍附鳳,做一個忠實厚道的本分人,但絕不是窩囊人,不是冤大頭。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有些人在求助親戚辦事時,特別是辦一些有違原則的事,親戚沒有給辦,從而對此心懷不滿,說親戚不講情麵之類的話,這也是有傷親戚和氣的事情。

(3)不要辦一些一廂情願、為所欲為的事

親戚之間由於彼此關係會有遠近之分,也會有密切程度上的差別。因此,在相處時要注意把握分寸,切不可一廂情願,做一些為所欲為的事情。

俗話有“親戚越走越親”。但是,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這主要看你的走法。其實這裏麵有一定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