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心態之七樂觀豁達(1)(2 / 3)

蒂尼·博格斯成功了,他多次被評為最佳球員,至今他還記得當年媽媽鼓勵的話,雖然他沒有長得多高,但他已經成為人人都知道的大明星了。

後來,蒂尼·博格斯寫了一本傳記,主要是告訴人們:“要相信自己,隻有相信自己,才能成功。”

樂觀地對待生活,緊緊地把握生活,但又不能抓得過死,鬆不開手。人生對於財富,也應有一種能夠“舍”的態度。我們必須接受“失去”,青年人必須學會這些,學會怎樣放開手。少追求一些物質利益,多積累些精神財產。

我們在經受“失去”中逐漸成長。我們是在失去娘胎的保護才來到這個世界上,開始獨立的生活;而後又要一係列的學習,離開父母和充滿童年回憶的家庭;結了婚,有了孩子,等孩子長大了,又隻能看著他們遠走高飛;我們麵臨雙親的謝世和配偶的亡故;麵對自己精力逐漸的衰退;最後,我們必須麵對不可避免的自身死亡——我們過去的一切生活,一切夢想將化為烏有,得到的財富也會成為雲煙散去。

人生決不僅僅是一種作為生物的存活,它是一些莫測的變幻,也是一股不息的奔流。我們的父母通過我們“生存”下來,我們也通過孩子“生存”下去。我們建造的東西將會留存久遠,我們自身也將通過他們得以久遠的生存。我們所造就的美,並不會隨自身的湮滅而泯滅。我們的雙手會枯萎,我們的肉體會消亡,然而我們所創造的真、善、美將與時俱在,永存不朽。這樣的東西,隻有樂觀、自信的人才能創造出來。

請接受先人的告誡:不要枉費生命的意義,要少追求物質,多追求理想,做一個樂觀自信的人。因為隻有理想才賦予人生的意義,隻有理想才使生活具有永恒的價值。

快樂是一種比金錢還要寶貴的財富,樂觀的態度、自信的人生,是充實而富有的,是另一種別樣的財富,這種財富隻有擁有樂觀自信的人才會擁有它。青年人在創業之際,一定要養成這種好心態,才會在今後的事業發展中增加許多動力來源。

2.克服抑鬱,笑對一切

假如你心情抑鬱,那麼請記住美國著名策劃專家喬治·凱的話:“用快樂的微笑打掃你抑鬱的心情吧!”誠然,成大事者把“笑對人生,快樂生活”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們這種積極快樂、熱愛生活的態度,使他們的生活充滿生機與陽光。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老先生,得了病,頭痛、背痛、茶飯無味、委靡不振。他吃了很多藥,也不管用。這天聽說來了一位著名的中醫,他就去看病。名醫診斷一番後,給他開了一張方子,讓老先生去按方抓藥。老先生來到藥鋪,給賣藥的師傅遞上方子。師傅接過一看,哈哈大笑,說這方子是治婦科病的,名醫犯糊塗了吧?老先生趕忙去找醫生,醫生卻遠方就診去了,說要一個多月才能回來。老先生隻好揣起方子回家。回家路上,他想糊塗醫生開糊塗方,自己竟得了“月經失調”的婦女病,禁不住哈哈樂起來。這以後,每當想起這件事,老先生就忍不住要笑。他把這事說給家人和朋友,大家也都忍不住樂。一個月後,老先生去找醫生,笑嗬嗬地告訴醫生方子開錯了。醫生此時笑著說,是故意開錯的。老先生是肝氣鬱結,引起精神抑鬱及其他病症。而笑,則是他給老先生開的“特效方”。老先生這才恍然大悟——這一個月,老先生光顧笑了,什麼藥也沒吃,身體卻好了。

想想看,笑,對一個人的生活有著多麼大的影響。它關係著我們的健康,我們的心情,我們與他人的溝通,我們事業的成敗,我們生命的意義。

這使人想到一些關於樂觀人生的名家名言:

印度大文豪泰戈爾說:“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淚去衝洗。”

英國詩人雪萊說:“笑,實在是仁愛的表現,快樂的源泉,親近別人的橋梁。有了笑,人類的感情就溝通了。”

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說:“善說笑話的人,往往有先見之明。心裏最好常有快樂,如此就能防止百害,延長壽命。”

德國革命家李卜克內西說:“對付殘酷的貧困,惟一的辦法就是笑。誰要是因為窮而鬱鬱不樂,那就是貧困已經把他抓住,並把他吞噬下去了。”

法國作家福樓拜說:“一陣爽朗的笑,猶如滿室黃金一樣眩人耳目。”

捷克民族英雄伏契克說:“應該笑著麵對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還是開心地笑吧,“不要使冰霜結在你的臉上。”這是青年人應該有的生活態度。我們忙忙碌碌地生活在這個世上,每一天都承受著巨大的生存壓力。我們要維持自身和家庭的生活水準不至於太低,我們要時時提防天災人禍的發生,我們麵對著生老病死的困擾,我們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如果我們不懂得調節自己,苦惱、憂愁、煩躁、憤怒、痛苦……這些不良的情緒就會嚴重地損害我們的身體和精神。就像老話說的“愁一愁,白了頭”。最好的自我調適方法,就是笑,就是樂觀地生活,就是養成樂觀生活的好心態。

俗語說得好:笑一笑,十年少。的確,經常保持愉快的心情,笑口常開,是極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笑,使肌肉變得放鬆,身心在極度放鬆的狀態下,很難引起焦慮。隻要你笑,就多一份覺醒,對這個世界更有安全感,世界也會分享我們的感覺。笑對一切!樂觀向上,應該是青年們的處世態度,是成功的良好心態之一。它首先是一種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是對人對己的寬容大度,是不計較得失的坦然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