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為了愛情苦苦追求一生,可是她命運中的男人卻一次次背離而去;她雖然穿上了現代“灰姑娘”的水晶鞋,卻在深闈中獨自垂淚;她有著一顆慈善之心,懷抱患有艾滋病的嬰孩低聲而泣;她的美麗,輕而易舉地不斷引領時尚潮流,整個世界因她而熠熠生輝;她在生命最燦爛的季節飄零,香消玉隕,紅顏薄命……
她的笑容曾是那麼的燦爛、美好、迷人!可是,有誰知道這笑容背後莫大的悲苦?請聽她說道:“我被這個體係(英國王室)摧殘折磨了15年。但我沒有絲毫怨恨。”“謝謝你,查爾斯。謝謝你把我推向地獄,讓我有機會領教你對我的殘忍行為。這令我能走得更快更堅強。”“我將永遠愛著查爾斯。”“結婚那天是一生中最糟糕的日子!”……
1997年8月31日,法國巴黎,淩晨,一輛梅塞德斯車以時速118公裏的飛快速度,撞到了一個隧道的水泥柱上。三個半小時過後,一個悲劇的、美麗的、童話中的人物———英國威爾士王妃戴安娜永遠地離去了,年僅36歲,正當韶華。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樣,她是一支風中的蠟燭,突然地被掐滅了。她是英國最受歡迎的公眾人物(也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公眾人物之一),被稱為“人民的王妃”。
英國皇室桂冠詩人特德·休斯的詩作《9月6日》(即戴安娜的葬禮日)寫道:“人類猶如多條河流,流水潺潺。因巨大的悲劇和損失,眾多河流彙集成一。人類是神聖的,加冕為聖母和聖子。為崇拜,為哀悼:神降臨人間,神離去。愛在十字架上碎了。槍杆上的一朵鮮花。”
在英倫半島潮濕的夏天,位於奧爾索普莊園的戴安娜墓前,每年總是綻放著大量花朵與淚光。在這裏,一對青年情侶在雨絲中相擁竊語:“親愛的,不要像她那樣。”“不,我就要像她那樣。”
幸福的王妃
戴安娜全身照
戴安娜結婚照
戴安娜·弗朗西斯·斯潘塞(Diana,1961~1997年),出生於英格蘭諾福克的奧爾索普府邸、富有的斯潘塞家族。早在15世紀,斯潘塞家族就是歐洲最富有的羊商之一。父親約翰·斯潘塞是第八代伯爵,母親弗朗西絲·羅奇是第四代弗莫伊男爵的女兒。她有兩個姐姐——薩拉、珍妮和一個弟弟查爾斯。
傳統的英式家庭,使戴安娜從小就受到了嚴格的貴族教育。她們姐妹曾先後就讀於肯特郡著名的西希思寄宿學校,後又被送到瑞士的格什塔德附近一個專門為貴族千金開設的維德馬內特學院繼續學習。她在這裏主要學習家務藝術、裁剪、烹任等課程。
幼時的戴安娜,過著舒適豐裕的生活。不幸的是,她6歲時,父母氣憤離異,跟隨父親和祖母長大。於是,每個周末、所有假日,姐弟們都要與父母平攤分開過。這給她幼小的心靈罩上了一道不可消逝的陰影。年幼的戴安娜逐漸養成了靦腆、缺乏自信的性格。但她祖母在當地以經常探訪病患者、殘疾人而聞名,從不吝嗇任何慷慨大方的字眼和手勢。她自幼便深受體貼入微、富有同情心的祖母影響。
斯潘塞家族與英國王室的關係密切,經常出入白金漢宮、肯盛頓宮和威斯敏斯特宮。英王愛德華七世是戴安娜祖父的教父;而“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愛德華八世,當年亦曾追求過戴安娜的祖母。戴安娜的外祖父曾是下院保守黨議員,也是喬治六世的射擊和網球夥伴。她的外祖母作為王太後的宮廷侍女,任職達30年,也是王太後最要好的女友。她的父親是喬治六世和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宮廷侍從,還一度約會女王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她的二姐夫,則是女王的私人秘書助理。
因此,戴安娜自幼便與查爾斯、安德魯王子相識。她給查爾斯的第一印象是:“這個16歲的小姑娘活潑有趣,怪招人愛的。”還算不錯。但是,不管從什麼方麵來看,這都是一場非同尋常的羅曼史,戴安娜與查爾斯幾乎沒有任何共同之處。
最終導致戴、查二人走向通往倫敦聖保羅教堂道路的,還是1980年7月他們在考德雷帕克的一次會麵。這天,時為幼兒園教師的戴安娜,前去觀看查爾斯玩馬球。賽後的一席交談,美麗、聰明、活潑、可愛的她燃起了查爾斯心中的愛情之火。
盡管查爾斯處事一向謹小慎微,輕易不使自己陷入情感糾纏,但作為“世界上最有條件的鑽石王老五”,他的名字沒少與緋聞扯上關係。在戴安娜之前,他曾先後與三任女友正式論及婚嫁。相比較,戴安娜稚嫩得幾乎可以做他女兒;這個剛剛跨出校門的小女生,從未傾心過任何別的男人,感情的經曆一片空白,是個根本還沒長大成人的孩子。或許就因為這些太明顯的差異吧,戴安娜帶給查爾斯從未有過的新鮮感,他身不由己地被吸引住了。
從此,他們往來頻繁,感情日漸密切。1981年2月6日,剛從瑞士度假回來的查爾斯,就約戴安娜在溫莎堡見麵,說非常想念她,隨後就直截了當向她求婚。戴安娜接受了,但她心中有個聲音悄悄響起:“不,我永遠都不會成為王後。”自與查爾斯交往以來,她就奇怪而固執地有著這樣的預感。
不久兩人正式訂婚,並終於在當年7月29日結成伉儷,蜜月燕爾。戴安娜分別於1982年和1984年生下兩個王子,取名為威廉和亨利。
戴安娜入宮後,始終是人們關注的對象,各種評論接踵而至,有善意的指點,也有惡意的攻擊。10餘年來,在議論紛紛之中,戴安娜逐漸適應了皇宮中的繁文縟節,通過自己的言行,她逐漸在人們心中樹立了一個稱職王妃的形象。
除隨查爾斯王子參加皇宮活動外,戴安娜還熱心公益和慈善事業,是眾多慈善機構的監護人。她經常去幼兒園、學校或老年人之家參觀訪問,甚至還去看望過癮君子、麻瘋病人和艾滋病患者。她贏得了“聖人戴安娜”的美譽,超過女王和查爾斯,躍升“王室最受歡迎人物”民意測驗榜首。
在家裏,她也是稱職的母親。她親自為威廉和亨利兩王子選學校、選服裝;還抽出時間,為參加足球賽的威廉助威。她把無盡的母愛和溫情給了孩子們。
她愛好廣泛,尤擅遊泳、跳舞和滑雪。早在上學時,她就曾連續4年奪得跳水冠軍。許多年來,她堅持每天早晨遊泳約一個小時。她身材修長,曾幻想過當一名芭蕾舞演員,並曾在一所舞蹈學校擔任教師。若不是在一次滑雪中摔斷踝骨,也許她在與查爾斯戀愛時就不是幼兒園教師了。
悲苦的王妃
戴安娜和兩個小王子
戴安娜與多迪法耶茲
戴安娜與丈夫查爾斯王子相差12歲,兩人的教育背景不同,性格相反,誌趣相悖。
查爾斯是劍橋大學的優等生,對他來說,沒有什麼比安安靜靜坐下來,讀一本充滿睿智的心理學或曆史學書籍更享受的事;戴安娜卻是個連補考都不及格的高中輟學生。
查爾斯喜靜,他可以拿著一小盒水彩顏料和速寫本子,畫上幾個小時,或者坐在河岸垂釣一整天,專等魚兒上鉤;戴安娜好動,她願意與人接觸,與人交談,特別是與家人和朋友打電話,電話線簡直是她的生命線。
查爾斯特別熱衷馬上活動,夏天馬球,冬天狩獵,每星期3到4次,從不間斷;戴安娜自從10歲那年在桑君漢公園騎馬摔斷胳膊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從此不好此道。
查爾斯喜愛繪畫、建築和古典音樂;而戴安娜則喜愛現代音樂,認為美術館單調沉悶。
查爾斯愛聽歌劇,戴安娜迷戀芭蕾;查爾斯痛恨的流行音樂,正是戴安娜的嗜好;戴安娜擅長的網球,查爾斯卻從來不玩。
彼此這般大的差別,既是他倆當初走到一起的重要原因,卻也是他倆如今隔閡、分歧加大,關係難以維係的重要原因。戴安娜已經明白了:若想實現“琴瑟和諧”,她必須在一切方麵無條件地遷就查爾斯。兩人的感情日漸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