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妙改奇言

美國著名小說家馬克·吐溫在小說《鍍金時代》裏揭露了美國政府的腐敗和政客、資本家的卑鄙無恥。小說引起了轟動,在答記者問時,馬克·吐溫說道:“美國國會中,有些議員是狗婊子養的。”一言既出,便駟馬難追了。此話一發表,各報轉載,全國嘩然。外國報刊也刊登了這則消息。

美國國會議員暴怒起來,群起而圍攻馬克·吐溫。他們認為這是人身攻擊,堅決要求馬克·吐溫公開澄清問題並道歉,否則將采用法律手段以中傷罪起訴。當時,馬克·吐溫的處境是可想而知的。這一事件成為眾人的關注點。

過了幾天,馬克·吐溫在《紐約時報》上刊登了致聯邦議員的“道歉啟事”:“日前鄙人在酒會答記者問時發言,說‘美國國會中有些議員是狗婊子養的。’事後有人向我興師問罪。我考慮再三,覺得此話不恰當,而且不符合事實。故特此登報聲明,把我的話修改如下:‘美國國會中,有些議員不是狗婊子養的。’”

擦靴子

林肯不擺架子,有些事自己能幹的,就不讓別人代勞,包括一些日常生活瑣事。

一天,有位外國外交官看見林肯在擦自己的靴子,便帶著嘲諷的口氣問他:“嗯,總統先生,你經常擦自己的靴子嗎?”

在這位外交官看來,總統自己動手擦靴子,未免有失體統。

可林肯卻答道:“是啊,你經常擦別人的靴子嗎?”

死期提前

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節。這一天,任何人都可以開玩笑、說謊話,誘人上當。現代愚人節,甚至報紙上都可以胡說八道,發表各類假消息。這一天的報上,消息有真有假,讓人不知信還是不信。

有一年的愚人節,紐約的一家報紙報道說:“馬克·吐溫於某月某日辭世了。”人們紛紛到馬克·吐溫家來吊唁,悼念這位偉大的作家。

當馬克·吐溫親自接見吊唁的人群時,人們驚訝:“他還活著!”人們喜悅:“上帝保佑!他沒有死。”人們一致譴責這家不負責任的報紙,竟拿大作家的生命開玩笑,愚人節玩笑開得也太大了。

馬克·吐溫一點也不發火,微笑著,詼諧地說:“報紙報道我死是千真萬確的,不過把日期提前了一些。”

找車票

馬克·吐溫寫作起來,一絲不苟,可對生活上的一些瑣事常常是心不在焉。

一天,他乘火車外出,列車員來查票。馬克·吐溫翻遍他的衣袋,也沒有找到車票。後來,列車員認出了他是作家馬克·吐溫,便有禮貌地說:“要是真的找不到票也沒有關係。”

“哎,那可不行啊!”馬克·吐溫說,“我一定得找到這該死的東西;要不然,我怎麼會知道我要到哪兒去呢?”

亞當與夏娃

英國大版畫家、詩人威廉·布萊克一生製作了大量鋼板插圖,也創作過不少高水平的詩歌。盡管生前未被重視,但價值是不可低估的。像許多藝術家一樣,他對藝術世界迷戀得近乎癡醉,常常沉湎其中而忘記了現實。

有一次,布萊克和他的妻子凱瑟琳模仿彌爾頓《失樂園》中所描繪的情景,一絲不掛地坐在他們的花園裏,忘情地朗誦著《失樂園》裏的詩句。

正在這時,有客人來訪,布萊克毫不窘迫地對客人喊道:“請進!這兒隻有亞當和夏娃。”

來不及了

美國幽默作家班奇利在報上發表文章說,他花了15年時間才發現自己沒有寫作的才能。有位讀者沒有體會出作家以幽默的語言,來表達謙虛的意思,竟十分認真地給作家寫了封信,在信中勸他說:“你現在改還來得及。”

班奇利給讀者回信說:“親愛的,來不及了。我已無法放棄寫作,因為我太有名了。”

誰是警察局長

為了搞到新聞,美國《芝加哥先驅——觀察家》報的記者哈裏·羅曼諾夫不擇手段,他慣用的絕招是在電話裏進行詐騙。

有一次,聽說在某地發生了警察和罪犯的槍戰,一些警察受傷了,被送到一家醫院治療。哈裏·羅曼諾夫得知以後,立刻冒充警察局長,去“詐騙”新聞。他給這家醫院打電話問:

“我是警察局長,你們那裏現在的情況怎麼樣?”

對方十分耐心地向“警察局長”報告情況,介紹了不少別人還不知道的消息。哈裏·羅曼諾夫非常感動,打算在自己的報道裏把這位報告人的姓名公布出來,於是,很客氣地說:“謝謝你!請問,你是哪一位?能告訴我你的姓名和職業嗎?”

結果,對方的回答令哈裏·羅曼諾夫大吃一驚:“我是警察局長菲茨莫裏斯,親愛的‘警察局長’先生。”

大廢紙簍

據說,愛因斯坦到普林斯頓大學工作,他進入為他準備的辦公室那天,有人問他需要些什麼用具。

“我看,一張書桌、一把椅子和一些紙張、鉛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