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偉大的創造(2)(3 / 3)

在我國,護照製度的形成很晚。唐朝時,高僧玄(xuán)奘(zàng)去印度取經,就因為沒有護照和其他各國的證件,而好幾次差點被守邊關的官兵抓起來,一路上吃了很多苦頭。要是那時也像現在這樣可以領取護照,他就不會有這麼多麻煩了。

什麼是綠卡?

綠卡的全名叫“外籍人登記卡”。它指的是一個非美國國籍的人,經過美國政府審核、批準,領取到的長期合法居留美國的證件。

雖然名為綠卡,但它並不是綠色的。所以稱它為綠卡,是因為有了它,外國人就可以在美國享有同美國人一樣的權利也就有了法律保障的緣故。

大家都知道,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美洲的居民都是印第安人,哥倫布登上新大陸後,和他的同夥們做了很多不光彩的事,激起了印第安人的憤怒,最終哥倫布自己也被印第安人打死了。

但是歐洲的冒險家們從此源源不斷地前往新大陸,他們到了那裏以後,開始霸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和家園,還誣(wū)蔑(miè)說:“印第安人是野蠻人,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我們應該統治印第安人。”

無數印第安人被新來的“移民”們無情地殺死,而剩餘的印第安人則被趕到了偏僻的山區裏。美麗富饒的美洲就這樣被移民們占有了。為了開發大片大片的土地,他們又跑到非洲去綁架那裏的黑人,然後運到美洲來,強迫黑人給他們做奴隸開荒種地。

美洲大陸上的歐洲“移民”越來越多,後來他們在那塊本來並不屬於自己的土地上建立了國家——美國,然後,他們成了美洲大陸的“主人”了。凡是別的地方的人,要到美國去,都要有美國政府的簽證。

申請綠卡,還有許多條件,隻有那些符合條件的人才能獲得移民簽證和綠卡,成為美國的永久居民。

第一個赴美留學的中國人是誰?

現在,出國學習尤其是到美國留學,是許多中國學生的理想。許多大學生、中學生渴望去美國讀書,連一些小朋友,也在父母的支持下,渴望去外國上學呢?出國上學已經形成一種潮流,那麼你知道中國最早去美國留學的人是誰嗎?

這個人叫容閎。容閎生於1828年11月17日,他的故鄉是現在的廣東省香山縣。容閎的家鄉距離澳門和香港都非常近,容閎(hóng)7歲那一年,經熟人介紹,容閎的父親將他送進澳門的一所小學校念書。這所學校是由一個叫郭施拉的英國婦女開辦的。在這所小學裏,容閎學會了簡單的英文和算術。1840年,郭施拉夫人回國,學校也被迫解散。

郭施拉夫人在回國前,曾對她的一個朋友說:“我不希望容閎失學,請你幫他轉入香港的馬禮遜學校接著念書吧。”郭施拉夫人的這位朋友是一個在澳門工作的外國醫生,在他的推薦下,1841年,容閎進入了馬禮遜學校。

馬禮遜學校開設有英語、漢語、算術、地理等,容閎在這裏接受了比較正式的教育。學校是外國人開辦的,老師都是外國人,但學生多數是中國人。

1846年秋季的一天,正在給容閎等人上課的勃朗老師忽然停止了講課,對大家說:“由於健康的原因,今年冬天我打算回美國去休養。不過我很希望能和幾位同學一起去美國,以幫助他們完成學業,現在願意跟我去美國的同學,請起立。”

當時的中國人對美國根本不了解,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去美國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中國人在那裏不是餓死,就是要做奴隸。誰願意往火坑裏跳呢所以,響應勃朗老師的人隻有三個,容閎就是其中之一。

容閎和他的兩名同學跟隨勃朗老師來到了美國,可能是因為身體不好,一個孩子不久又返回了中國。另一個孩子又轉學去了歐洲。隻有容閎進入了美國的耶魯大學,成了第一個留學美國的中國人。

“華僑”一詞是怎麼來的?

我國人民移居國外,曆史悠久。但在唐宋之前,移民於國外的華人,還沒有固定的稱呼。唐宋以後,多數國人自稱為“唐人”,這是因為唐代盛世,聲譽遠播國外,後來海外各國便稱中國人為唐人。

當時的華僑亦自稱唐人,他們對祖國習慣稱呼為“唐山”,因而也就稱自己為“唐山人”。到了明清時期,仍多稱“唐人”、“唐山人”,但也有稱為“華人”、“中華人”的。清朝末年及之後,又有“華民”、“華僑”、“華工”等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