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偉大的創造(5)(2 / 3)

聖誕節是西方人最重要的節日,也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聖誕老人會給每一個孩子一份心愛的禮物。無論這個孩子是貧窮還是富有,隻要他善良、聽話,聖誕老人都會滿足他的要求。

聖誕老人很受孩子們的喜愛。他給孩子們帶來禮物的同時,還帶來了溫暖的愛。瞧,聖誕老人的長相和打扮,多招人喜愛呀?他有著矮矮的個子,胖胖的身材;他的胡子與眉毛都是雪白、整齊的;他的臉上總是帶著和善的笑。聖誕老人穿著紅外衣、戴著紅帽子,上麵還裝飾著好看的白毛邊。

每到聖誕節來臨的時候,聖誕老爺爺就駕著一輛由兩頭馴鹿拉的雪橇(qiāo),悄悄來到人間,將雪橇上滿載的禮物,送到孩子們的身邊。

那麼,可敬的聖誕老人是怎麼來的呢?

相傳,在1600年前,有一個名叫聖尼古拉斯的人,他是教堂裏的主教。聖尼古拉斯是個非常善良的好心人,他總是慷慨地救濟窮人,幫助那些處在困難中的人。有一次,有三個少年被一個黑心的店主殺害了,聖尼古拉斯懲罰了店主,並用仙術將三個少年救活了。還有一次,聖尼古拉斯碰見了一個貧窮的姑娘,由於沒有結婚的嫁妝,這個姑娘盡管有了未婚夫,卻不能出嫁。當時,姑娘沒有嫁妝是一件很丟人的事。為了讓姑娘快快樂樂地結婚,聖尼古拉斯秘密地給姑娘送來了嫁妝。

關於聖尼古拉斯熱心助人的傳說還有很多。後來,聖尼古拉斯的名字越傳越遠,人們就將他與聖誕節聯係了起來。大約200年前,有人請一位德國畫家為聖誕老人畫一幅肖像畫。畫家想:“我該把聖誕老人畫成什麼模樣呢”

畫家想啊想,猛然間想起自己小的時候過聖誕節的情景。那時,鄰居家一個矮矮胖胖的老爺爺,總會給自己送來玩具和點心。於是,畫家就以那個記憶中的老爺爺為原型,創作了聖誕老人像。

後來,人們又想起了一則美麗的童話故事,這則童話講的是一個仙人,總愛駕駛著一個由兩頭鹿拉的雪橇,在人間自由自在地漫遊。人們想:聖誕老人總是在世界各地跑來跑去,忙著給孩子們送禮物,假如他能乘上這樣的一個雪橇,該多好呢這樣,聖誕老人就坐上了雪橇。

感恩節是怎麼來的?

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美國的感恩節。感恩節是美國人民的盛大節日,晚餐異常豐富,其中必備的菜便是火雞肉和南瓜餅,因而感恩節又名火雞節。

那麼,感恩節是怎麼來的呢?

感恩節起源於1621年。1620年9月,102名英國清教徒為了擺脫宗教和政治上的迫害,乘木船飄洋過海,曆盡艱險,經過65天的航行,在11月21日抵達美國馬薩諸塞州科德角的普利茅斯。移民們初到普利茅斯,就遇上了嚴寒的冬天。他們缺乏裝備、缺乏經驗,加上又有傳染病流行,奪走了這裏過半數人的生命。這年冬末,隻有50名移民僥幸地活了下來。

第二年春天,附近村莊的印第安人和移民們認識後,給移民們送來了很多生活必需品作為禮物,並教移民們捕魚、狩(shòu)獵,種南瓜、玉米、筍瓜、蠶豆和飼養火雞等。這一年,移民們收獲了累累碩果,闖過了生活的難關。

移民們為了感謝“上帝”,並加強同印第安人的友誼,特地在11月底的一天,大開筵(yán)席,邀請印第安人一起參加。印第安人欣然應允,並提前送來了鹿和火雞。這一天除了相互歡宴之外,還舉行多種活動,有摔跤、賽跑、射箭、唱歌和跳舞等。夜晚人們燃起篝(gōu)火,歌舞狂歡,搞得喜氣洋洋,十分成功。以後,這個歡樂的節日在普利茅斯流傳下來,並逐漸推廣到美國各地和北美一些國家,人們都把它稱做“感恩節”。

美國建國後,感恩節正式定為全國節日。1795年華盛頓曾發布命令要全國慶祝感恩節,但當時感恩節的日子不固定。直至1941年,美國國會才將感恩節定在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

剪彩儀式是怎麼來的?

每逢新店開張的時候,人們總要在店門口舉行隆重的剪彩儀式。儀式通常是這樣的:兩個姑娘各拉一根紅綢帶的一端,站在店門前;在綢帶的正中,有一個大紅花朵;到了開張的那一刻,一個特意邀請的、有威望的人就會拿起剪刀,將綢帶剪斷。剪彩儀式結束後,新店就正式開張營業了。

說起剪彩儀式的來曆,還和一個小姑娘有關呢。

威爾遜先生是一個美國商人。在擁有一大筆資金後,威爾遜先生決定開一家大百貨公司。經過一番緊張的籌備,威爾遜先生選定了1912年的某一天,正式開張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