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到了杭州,聽說有這樣一個和尚,他眉頭就打起個疙瘩,心想:這老和尚取這樣一個怪名號,必定是個隱跡山林的明朝遺老、不守本分的人。我倒要去聽聽他到底詆毀些什麼。於是,他換上一身藍衫,拿把描金折扇,扮成秀才的模樣,一搖一擺地去遊淨慈寺,指名要會會那位眾人口中的詆毀和尚。

詆毀和尚從寺裏出來,乾隆皇帝見了他,便問道:“老師父就是詆毀和尚嗎?”詆毀和尚回答說:“不錯,我就是詆毀和尚,詆毀和尚便是我。”乾隆皇帝又問:“老師父是從小出家的呢,還是半路出家的呢?”詆毀和尚說:“我嘛,是半路出家的。秀才你問我這些做啥?”乾隆皇帝沒得話講了,眼光一掃,看見和尚身上那件千補百衲的破袈裟,便說:“聽說老師父是個有德行的高僧,為啥穿這絲瓜筋一般的破衣衫呀?”詆毀和尚笑道:“我年輕的時候,也穿過錦繡的衣衫哩!後來那錦繡衣衫被野狗撕碎了,我就做了和尚,穿起這破麻皮的袈裟來啦!不過我穿的雖然破爛,心術可是正的。不比那些穿著官服的老爺,看起來一表人才、富麗堂皇,暗地裏男盜女娼。”

乾隆皇帝當頭挨了一悶棍,又發作不出來,心裏恨恨地想:這詆毀和尚,果然名不虛傳!總得找個岔子,好狠狠地治他的罪。他肚皮裏打著惡算盤,麵孔上卻堆起假笑,叫詆毀和尚領他進寺裏到處轉轉。

他們進了淨慈寺山門,見旁邊的人在劈毛竹做香籃。乾隆皇帝眼珠一轉,隨手拾起一塊劈開的毛竹片,把青的一麵朝著詆毀和尚,問道:“老師父,這個你們叫什麼呀?”詆毀和尚說:“這個叫竹皮。”乾隆皇帝把毛竹片掉轉個麵,將白的一麵朝著詆毀和尚,又問:“老師父,這個叫什麼呢?”詆毀和尚道:“這個嗎,我們都叫它竹肉。”乾隆皇帝皺起眉頭苦笑道:“好一個新鮮的名稱哪!”詆毀和尚打個哈哈說:“老客人呀,如今這世道變啦,名稱也得跟著變哩!”

乾隆皇帝吃癟了,隻好悶聲不響。原來當時正在大興文字獄,朝廷專門找岔子殺人。如果詆毀和尚照著老稱呼,把毛竹片青的一麵叫篾青,把白的一麵叫篾黃,就會被乾隆皇帝抓住小辮子,誣他要“滅清”、“滅皇”,殺他的頭。乾隆皇帝拿毛竹片問詆毀和尚,就是想找他一個岔子,結果卻被和尚嘲笑了一番。乾隆皇帝進大雄寶殿去拜過如來,又到羅漢堂看了佛像。最後,他們來到香積廚。

香積廚就是寺院裏的夥房。乾隆皇帝東張西望,見灶下放著一擔豆芽菜。偏巧這時竄過來一條小狗,扯起後腿在豆芽菜上撒了一泡尿。乾隆皇帝看在眼裏,就問:“老師父,這豆芽菜算不算幹淨的東西?”詆毀和尚說:“豆芽菜水中生,水中長,當然是最幹淨的東西啦!”

乾隆皇帝鼻孔裏哼了一聲,說:“有狗尿澆在上麵,怎麼還說它是幹淨的呢?”詆毀和尚哈哈大笑:“俗話說‘眼不見為淨,耳不聽為真。’你看見隻當沒看見,豈不就幹淨了嗎?這點小事,何必如此認真呢!譬如有的人,日日夜夜挨天下百姓咒罵,但他卻裝作沒聽見,還厚著臉皮自吹自擂,說自己是聖人哩!”

乾隆皇帝聽了這話語,氣得火冒三丈,但又怕泄露了自己的身份,不好發作。心想再找個岔子,一時卻想不出題目。正在為難之際,突然聽到廚房後門外有個小販在高聲叫賣:“茶葉蛋……賣茶葉蛋囉!”他靈機一動,說肚子餓了,就以買茶葉蛋為借口,灰溜溜地從後門溜走了。

大腳馬皇後

馬皇後是明朝的第一個皇後,即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妻子。她死後陪葬在朱元璋的陵寢,尊諡為“孝慈貞化哲惠仁徽成天毓聖至德高皇後”,是明代諡詞最長的皇後,也是明代唯一能當得起這麼長諡詞的皇後。但是,在那些舊文人的眼裏,馬皇後什麼都好,卻天生大腳,這是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

元朝末年發生了白蓮教大起義,馬皇後的父親為了躲避戰亂,帶著女兒去投靠在濠州起義的好友郭子興。馬父在死之前把女兒托付給郭子興,郭子興便把馬小姐收為義女,視若己出,十分疼愛她。而此時的朱元璋還隻是郭子興帳下的一名小卒,但朱元璋計謀多,有決斷,作戰勇敢,很快便升為親兵九夫長。郭子興也越來越倚重這個和尚出身的九夫長,什麼事都和朱元璋商量,對他言聽計從,為了籠絡住朱元璋,他就把自己的義女馬小姐嫁給朱元璋。這時朱元璋二十五歲,而馬小姐二十歲。

朱元璋和馬秀英剛結親時,一看馬秀英的那雙大腳,還真覺得有點頭疼,馬秀英看出他的心思了,就說:“我也不嫌你長得像個醜八怪,你也別嫌我大腳。咱們兩個將就吧。”這馬皇後是一個沒有纏過足的大腳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