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別小看這纏足,在我國的封建社會裏,如果誰家的姑娘不纏足,長出和男人一樣大小的腳來,這姑娘即使長得再漂亮,身材再苗條,也會被別人看作醜八怪。當時就流行這麼一句話“姑娘腳大,難找婆家”,姑娘們必須要有一雙“三寸金蓮”的小腳才算得上漂亮。

馬皇後小時候怎麼會不纏足呢?原來,她的父親馬公是郭子興的好朋友,經常隨郭子興外出打仗,而她的母親死得特別早,家裏沒人照顧馬姑娘,所以馬姑娘的腳也就沒有纏。馬皇後當姑娘的時候,別人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馬大腳”。她當了皇後,盡管別人不敢再這麼叫她了,可仍然還有很多人在背地裏暗暗叫她“大腳皇後”。

婚後夫妻兩人恩愛,相敬如賓。馬氏溫柔賢惠,很受朱元璋的敬重。她知道朱元璋雖然胸懷大誌,但和自己一樣出身窮苦,識字不多,便時常規勸朱元璋征戰之餘,多多讀書。朱元璋很聽從馬氏的勸告,沒事之時,就加強學習,很快就能讀書斷句,還能寫詩。馬氏自己也對讀書識字十分用心,她在軍中見有文書,就叫人教她認字。朱元璋憑著自己的才能,慢慢成為郭子興手下的幹將。郭子興的兒子對朱元璋十分妒忌、怨恨,時常在父親麵前進讒言,因此朱元璋和郭氏父子的關係都很緊張。馬氏對這種情況很擔憂,時常勸朱元璋對郭子興更加恭敬一些,作戰時如果有什麼擄獲,也都獻給郭子興和他寵愛的二夫人,馬氏自己也經常把金銀首飾送給二夫人,謊稱是朱元璋讓她孝敬二夫人的。有了馬氏的居中調解,才使朱元璋避免和郭子興反目成仇,朱元璋才得以從容積蓄自己的力量。

一次,朱元璋又惹怒了郭子興,被郭子興幽禁了起來,還不許別人送茶飯進去。馬氏便把熱騰騰的炊餅揣在懷裏,偷偷拿給朱元璋,自己的胸口卻被燙得通紅。朱元璋四處征戰,難得在家裏好好吃一頓飯,馬氏便總準備好一些幹糧醃肉,想法子讓丈夫能夠吃飽。丈夫在前線征戰,她便帶著婦女在後方縫衣做鞋。如果前方打了勝仗,她便拿出自己家中的財物犒勞士兵,大家都稱讚她賢惠。

後來,朱元璋在南京即位,馬氏也被冊封為皇後。這時馬皇後已經三十五歲,但朱元璋還是十分敬重她,馬皇後也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每天馬皇後都叫女官教自己讀書,讓自己知道曆代有名婦女的事跡,以此來要求自己。雖然這時馬皇後已經貴為一國之後,但她還是堅持照料朱元璋的飲食起居,別人勸她不必如此操勞,她卻說:“侍奉丈夫是我的分內事,不能推辭。”她自己的衣服破舊了,也舍不得換新的。朱元璋看到妻子這樣賢惠,時常對群臣感慨地說:“皇後和我同起布衣,曆盡憂患。朕每每不能忘懷當年她不顧灼傷皮膚,為朕送來熱食。而當朕受到郭公的猜忌,幾乎被置於死地時,皇後更是為朕多方設法周旋,救我於危難之中。如果沒有皇後,我哪裏會有今天?朕怎麼敢因為現在富貴了而忘了以前貧賤時的妻子?”馬皇後卻說:“妾聽說,夫婦相保易,而君臣相保難。陛下能夠不忘懷臣妾,更希望陛下始終不忘群臣百姓。”

危難時,患難與共容易;而富貴時,君臣相保難。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朱元璋為了防止權臣幹政的情況,數興大獄,殺戮功臣。當時宋濂被牽連進宰相胡惟庸的謀反案。宋濂是明初的大學問家,編撰過《元史》,還做過太子的老師。雖然這時宋濂已經辭官回鄉,但朱元璋並不準備放過他。太子聽說皇上要殺自己的老師,急得跳了水,幸虧被侍衛救起來。馬皇後聽說了以後,暗自想好了辦法。這天,朱元璋入宮用膳,發現一桌子全是素菜,問是什麼緣故。馬皇後說:“平常人家請個教書先生,始終是禮敬有加。宋老先生這些年來,教導諸位王子,十分辛苦。我們今天吃素為他祈福。”朱元璋一聽,又是為宋濂求情,頓時勃然大怒,甩手而去,但因為馬皇後的求情,他還是放過了宋濂,隻是把他發配到茂州。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後,脾氣也越來越暴躁,動輒殺人,馬皇後經常委婉開導。一次,朱元璋聽說參軍郭景祥的兒子不孝,竟然要殺自己的父親。朱元璋十分生氣,當下就要殺掉他。馬皇後勸道:“郭景祥就隻有這麼一個兒子,如果殺了他,郭景祥就絕後,況且這件事不一定是真的。”一探查,郭景祥果然是被冤枉的。又一次,一個宮女惹得朱元璋非常生氣,便要親自懲處這個宮女,馬皇後也裝作非常生氣,馬上把這個宮女交給宮正司議罪。朱元璋問:“這是為什麼?”馬皇後說:“你正在氣頭上,對這個宮女可能會懲罰過重,交給宮正司,他們會秉公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