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天已經亮了,鄭板橋見兩個衙役一個在神台上打呼嚕,一個在門口打盹,心想,何不逗逗他們,開開心呢。於是,他“嗵、嗵、嗵”地拍著供桌,朝兩個衙役喊道:“快過來!快過來!老爺我要升堂議事了!”
兩個衙役一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揉揉眼睛站起來,慌慌張張地跑到了供桌前。鄭板橋打量打量這個,端詳端詳那個,鄭重其事地問:“昨晚是誰放哨?”
放哨的衙役鞠了一躬,說:“是小人。”
鄭板橋板起臉,拍著桌子,喝道:“大膽奴才,你可知罪?”
那個衙役一聽,嚇得“撲通”一聲跪下,連忙回答:“小人不知。”
“你做了壞事,還裝蒜!”鄭板橋指著桌子說,“我問你,這上麵的雞蛋哪兒去了?分明是你趁我們睡覺的時候,偷偷拿去吃了。你趕快如實招來吧!”
那個衙役一聽,連連磕頭分辯說:“啟稟老爺,雞蛋不是小人偷的……”
“還敢狡辯!”鄭板橋打斷了他的話,吩咐另一個衙役:“人是苦蟲,不打不成。狠狠地打他二十大板,看他招不招!”
這句話果然靈驗,板子還沒打到屁股上,那個衙役就連聲喊:“我招,我招。”接著,他就說了自己是如何如何偷雞蛋,又是如何如何吃的。編得有鼻子有眼,像真事一樣,說完之後。他還連連磕頭哀求:“請老爺恩典,寬恕小人。往後,小人再也不敢了。”
聽著聽著,鄭板橋不由得歎了一口氣:“唉,沒想到你會招認,分明是怕那二十大板嘛!可見,這些年,我還不知道斷錯多少案子,錯打多少板子呢。我這官如果再做下去,還會做出更多傷天害理的事。不如趁早散夥,你我都回家抱孩子去吧。”
據說,鄭板橋真的辭去了縣令,並且發誓,一生一世再也不做官了。
李時珍學藝
李時珍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藥物學家。他一生著述頗豐,其中最為世人所知的就是他曆時27年編成的《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明朝藥物學的總結性巨著。
一天傍晚,年輕的李時珍采藥回來,路過一座鴨棚,便走進去和鴨老板聊天。
忽然,鴨棚外傳來了小孩兒的哭聲。
李時珍聽到孩子哭得很痛苦,便走出鴨棚,打聽情況。
小孩兒的父親說:“孩子吃魚時,一根刺卡在喉嚨裏,既吐不出來又咽不下去。孩子很痛,嗓子都哭啞了。我們來找鴨老板幫忙,把刺取出來。”
鴨老板聽完小孩兒父親的話,抓來一隻鴨子,用細繩捆住它的雙腿,吊在架子上。然後,勸那個孩子:“你別哭,也別鬧。如果不聽話,魚刺就取不出來了。你乖乖地等一會兒,魚刺就沒了。”
李時珍聽了這番話,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心想:莫非這鴨老板是個巫醫?可他是個非常忠厚、心地善良的人啊。
過了一會兒,鴨老板拿起一個小碗,走到鴨子跟前去接從鴨嘴裏流出來的口水。接了半碗後,鴨老板讓小孩兒喝了下去。
不一會兒,小孩兒晃晃小腦袋,“嗬嗬”了兩聲,便“咯咯”地笑開了。
鴨老板問:“喉嚨還痛嗎?”
小孩兒回答說:“不痛了!”
看到這一切,李時珍驚呆了。
鴨老板送走了小孩兒父子後,李時珍便迎上前去,雙手抱拳說:“老先生,鴨口水為什麼能除去魚刺呢?莫非是祖傳秘方嗎?”
鴨老板憨厚地笑道:“我每天放鴨,見鴨子吃介殼蚶螺時,一口吞不下去,就用嘴銜住。隨後,嘴裏會流出許多口水。這時,鴨子把脖子伸幾伸,就能吞下去了。我想,鴨子的口水能化介殼蚶螺,也一定能化刺。我一試,果然很靈驗。”
說完,鴨老板開懷大笑起來。
李時珍想:驗方、偏方多在民間。鴨老板成了神郎中,鴨口水能去刺解痛。妙啊!
李時珍一直與鴨老板談到月掛中天,才起身離去。後來,李時珍把這個驗方傳給農夫和漁人,一直流傳到今天。
包公審石頭
從前,有一個小孩兒,爸爸死了,媽媽病了,家裏的日子一點也不好過。
小孩兒每天提著一籃油條到街上,一邊跑,一邊嚷:“賣油條囉,賣油條囉!又香又脆的油條,兩個銅錢一根。”
有一天,他把油條全都賣光了,便坐在路邊的一塊石頭上,把籃子裏的銅錢數了一遍:剛好一百個。
他賣油條,把一雙手弄得油乎乎的,用手數銅錢,把銅錢也弄得油乎乎的。
他看著油乎乎、亮閃閃的銅錢,可高興了,心想:“今天,可以給媽媽買藥了。”
小孩兒跑了一上午,累了,把頭一歪,靠在石頭上,就“呼呼”地睡著了。
他睡了好一會兒,才睡醒。
“哎呀!我得趕快給媽媽買藥去。”
可是,小孩兒一看,糟了!籃子裏的銅錢沒有了。
小孩兒又著急,又傷心,便“嗚嗚”地哭了起來。
這時候,正好包公帶著人馬從這裏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