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嶽飛手下的士兵來報告,說是抓住了一名金國的密探。嶽飛知道後,心裏一動,馬上有了一個主意。他命令手下將這個密探帶過來。那名密探被帶來之後,嶽飛裝作一副很驚訝的樣子對那個密探說:“咦,你不是張斌嗎?我明明派你去劉豫那裏和他商議殺死金兀術的事情,你怎麼會被抓了?難道你還沒有把我的話帶給劉豫嗎?你是怎麼辦事的?真是太不中用了!現在我再派你去劉豫那裏走一趟,如果這一次再辦砸了,我就將你兩次犯的錯一起處理,聽見沒有?”說完,嶽飛又寫了一封信給劉豫,信中詳細地介紹了如何暗殺金兀術的計劃,並向劉豫承諾,如果他能幫助自己殺死金兀術,那麼事情辦成之後,自己將會向朝廷為劉豫請功領賞,那麼劉豫投降金國的事情將一概不予追究。嶽飛將這封信交給了這個金國的密探,並囑咐他一定要帶給劉豫,然後就將這個密探放回去了。
這名密探回到金國的營地之後,立刻就向金兀術報告了這件事,並將嶽飛的信交給了金兀術。金兀術看完這封信之後,非常憤怒地說:“好你個劉豫!我本就懷疑你不是真心想要投降我們大金國,果然是另有目的的。居然想勾結嶽飛來害我,總有一天我非把你除掉不可!”從此金兀術心裏對劉豫的懷疑和仇恨就更深了,但為了不讓劉豫對自己產生懷疑,金兀術沒有輕舉妄動,而是耐心地等待著時機的到來。同時,金兀術還時不時地在金國皇帝的麵前說劉豫的壞話。金國的皇帝對劉豫也漸漸有一些不滿了,而正在這個時候,因為不滿劉豫的統治,劉豫統治大齊國內常常發生百姓的反抗行動,這讓金國的皇帝對劉豫的治理國家的能力十分不滿,就將劉豫狠狠地責問了一番。金兀術就好好地利用了這個時候,向金國的皇帝反映說劉豫對金國並不忠心,並說劉豫既然能夠背叛自己的祖國,那麼他也會背叛金國,希望金國皇帝能夠小心提防劉豫這個人。
金兀術的報告讓金國皇帝越來越不喜歡劉豫了。終於,金國皇帝決定派金兀術為元帥,以進軍江南攻打宋朝為由,帶部隊開進了劉豫統治的大齊國,趁劉豫不防備的時候將劉豫和他的兒子全部抓了起來,廢除了大齊國。這樣一來,宋朝就除掉了一個最大的障礙,為邊境的百姓換來了幾年的安寧生活。
程門立雪
我國宋朝時期是一個理學人才輩出的時代,當時有一位很著名的理學家叫楊時。他年輕時不僅虛心求學,而且對老師、尊長也是十分恭敬。為了學習理學知識,他常常不遠萬裏去拜訪有名的理學家們,請他們傳授更多的知識給自己。
楊時年輕時曾經考中了朝廷的進士,本來應該進京城去當官的,但楊時卻沒有去,而是千裏迢迢地跑到河南穎昌去找著名的理學家程顥,希望程顥能收自己為徒弟,讓自己能更係統地學習理學的理論和知識。程顥看到楊時不遠千裏前來求學,心裏很高興,於是就收下了他。
楊時在程顥那裏求學的時候非常努力,在平常的生活中對老師也是非常恭敬有禮,師生之間相處得十分的和睦、融洽。程顥對自己新收的這個弟子很滿意,將自己所有的知識一點也不保留地傳授給他。而楊時也十分珍惜在這裏求學的日子,將老師傳授給他的知識全部都消化吸收了。幾年後,楊時學成離開,程顥感慨地對自己其他的弟子說:“楊時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苗子,現在他就帶著我的理學到南方發揚光大去了。”
後來,當程顥去世的消息傳到楊時耳朵時,楊時十分悲痛,在自己的家裏為老師設了一個靈堂,哭著拜祭老師的亡靈。
不久之後,楊時和朋友遊酢一起去洛陽拜會老師的弟弟,同樣也是大理學家的程頤,並希望程頤能收他們當學生。而這個時候楊時已經是四十歲的中年人了。
當二人到達洛陽時正好是寒冷的冬季,漫天飛舞著雪花。楊時和遊酢來到程頤的書房門口時,發現程頤正好在午睡,於是就恭恭敬敬地在門外耐心等候著程頤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