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防治H7N9禽流感,除了中藥外,還可采用針灸療法,比如艾灸足三裏、神闕、氣海等穴位,按摩迎香穴等。若患者高熱不退,可選大椎、曲池、十宣等穴位放血治療,還可根據病情給予刮痧、拔火罐等輔助治療。
足三裏
足三裏為胃經穴位,主治甚廣,為全身強壯要穴之一。艾灸足三裏可以調理脾胃、補中益氣、扶正祛邪、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
取穴方法: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從下往上觸摸小腿的外側,左膝蓋的膝蓋骨下麵,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之處,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以線連結,以此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裏穴。
神闕
神闕為任脈穴位,主治腹痛、久瀉、脫肛、痢疾、水腫、虛脫。禁刺,宜灸,在神闕穴施灸可益氣延年。
取穴方法:該穴位於人體的腹中部,臍中央。
氣海
中指同身寸法氣海為任脈穴位,主治腹痛、泄瀉、便秘、遺精、陽痿、月經不調、虛脫等。本穴具有強壯作用,為保健要穴。
取穴方法:在下腹部正中線上,當臍下1.5寸處。
注:中醫常用的取穴方法有中指同身寸法等,亦即本人中指第一、二指節橫紋橈側端間距離為1寸。
迎香
迎香為大腸經穴位,主治鼻炎、鼻塞、流鼻涕、牙痛、感冒等。按摩迎香穴對很多呼吸道疾患都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取穴方法: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開約0.5寸,當鼻唇溝中。
大椎
大椎為督脈穴位,主治頭項強痛、咳嗽、氣喘之症。由於寒氣大多是從大椎處侵入的,因此,經常敲打大椎穴也能夠防止風寒感冒的發生。
取穴方法:取穴時正坐低頭,大椎穴位於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會發現頸部骨節有的活動,有的不活動,大椎就位於活動與不活動的兩骨節之間,即第七頸椎棘突與第一胸椎刺突之間。
曲池
曲池為大腸經穴位,常用於治療肩肘關節疼痛、上肢癱瘓、高血壓、蕁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體炎、甲狀腺腫大、急性胃腸炎等。
取穴方法:取穴時患者應采用正坐,側腕的取穴姿勢,曲池穴位於肘部,尋找穴位時屈肘,橫紋盡處,即肱骨外上髁內緣凹陷處。
十宣
十宣為奇穴,主要用於急救和各種熱證,配曲池有瀉熱鎮痙的作用,主治高熱抽搐。
取穴方法: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遊離緣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