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挑戰自我,突破思維的定勢(1 / 2)

有一天,一個美國人的兒子從幼兒園回來,鄭重其事地拿出水果刀和一隻蘋果,說:“您知道蘋果裏藏著什麼嗎?”做父親的不以為意:“除了果核還能有什麼?”兒子就把蘋果橫切成兩半,興奮地說:“看哪,裏麵有一顆星星。”果然,蘋果切麵顯示出一個清晰的“五角星”圖案。這位美國人沉默了,他已吃過多少蘋果,卻從未發現蘋果裏還有“星星”這樣一個秘密。

這個故事可以讓我們領悟到一個道理:隻有敢於突破思維定勢,才會有質的飛躍和創造性的發現。突破思維定勢,我們才可以取得成功,才會有創新的思維,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才能夠得到巨大的利益,才能夠不斷走向成功。

突破思維定勢,勇於出奇製勝,必將有助於開創事業,從而取得巨大的經濟效益。據載,足球鞋早在1895年就製造出來了,當時每雙重585克。直到20世紀50年代阿迪達斯公司對此作了專門研究,發現鞋重與運動員體力消耗關係成正比,從而限製了足球業的突破。而鞋重減不下來的主要是因為始終保留了金屬鞋頭。於是他們大膽摒棄了金屬鞋頭,設計出重量僅為原來一半的足球鞋。新產品一投放市場,就頗受青睞,供不應求。那麼阿迪達斯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因為它突破了人們頭腦中無形的思維框架:鞋重無足輕重。打破了習慣性思維的束縛,也就領先一步,創造性地解決了問題,迅速占領了市場。這對於今天我們企業求創新、求發展是很好的借鑒。

突破思維定勢,善於獨辟蹊徑,同樣能在學習中提高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從1加到100,怎麼算?老老實實“1+2+3+……”的演算,當然也能得出結果,但有沒有簡便方法呢?隻要動一下腦筋就不難發現其中有50個101,這樣很快就準確地算出答案是5050了。所以,我們解題時可以試用一些新的方法,它可能更簡便,更合理。在觀察問題時,不妨問一下自己:為什麼是這樣的?原來就是這樣的嗎?將來又會怎樣?讀書時也不一定完全順著作者的思路走,可以想一下:有沒有相反的情況呢?有沒有作者未說明白的道理?這樣不斷獨立思考,逐步培養創造欲、探索欲,就能體會到創造的歡樂,提高學習的實效。

由於傳統力量和思維定勢的作用,不少人容易對生活的各種現象習以為常,從而不會去打破那些思維的定勢。而我們隻有時時刻刻樹立問題意識,這樣才能不斷有所發現,從而找到創新的入口,得到巨大的收獲,相信這些會比發現蘋果中的“星星”有價值得多。

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毋庸置疑,人們的觀念、思維和認識往往會受到原有知識、經驗的影響。這些已知的東西,有時會使解決常規問題方便、快捷、準確、有效,但在麵臨新問題、新矛盾時,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有時卻派不上用場,而當人們一直陷於那種思維中時,那麼那些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反而會成為創新的羈絆和阻力,以至於使我們陷入思維誤區,掉入思維定勢之中,對新問題、新矛盾一籌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