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以變應變,敢於變化才有發展(1 / 1)

許多剛開始經商的人,總是習慣於別人做什麼,自己也跟著做什麼。殊不知,市場是變幻莫測的,如果你不懂得“變”,就不能夠取得很好的發展。

1973年時,英國青年科萊特考入了美國哈佛大學。常和他坐在一起聽課的是一位18歲的美國小夥子。大學二年級那年,這位小夥子和科萊特商議,一起退學,去開發財務軟件。因為新編教程中,已解決了進位製路徑轉換問題。

當時,科萊特為此感到十分驚訝。因為他是來這裏求學的,不是鬧著玩的,再說BIT係統,默爾博士才教了點皮毛,要開發BIT財務軟件,不學完大學的全部課程是不可能成功的。他委婉地拒絕了那位小夥子的邀請,安分守己地做著自己的事。

轉眼間,10年時間過去了,科萊特成為哈佛大學計算機BIT方麵的博士研究生,那位退學的小夥子也是在這一年進入美國《福布斯》雜誌億萬富豪排行榜。到1995年,科萊特經過攻讀取得博士學位之後,他認為自己已具備了足夠的學識,可以開發BIT財務軟件了,而那位小夥子則已繞過BIT係統,開發出EIP財務軟件,它比BIT軟件快1500倍,並且在兩周內占領了全球市場。這一年,他成了世界首富,一個代表成功和財富的名字——比爾·蓋茨,也隨之傳遍世界的各個角落。

比爾·蓋茨正因為懂得依情勢而變通,才能成就一番事業。而科萊特卻因為守舊而喪失了創業的大好機會。李嘉誠說:“做生意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創新,二是改進,三是跟風。創新吃的就是‘一招鮮’,雖然不易,一旦使出來,卻費力少而收獲大;改進是在別人的基礎上做得更好,雖不易造成轟動,後勁卻很足;跟風是跟在別人後麵亦步亦趨,這樣做起來較容易,風險也較小,但跟吃別人的殘羹冷飯差不多,收獲有限。若想從小做大,最低限度應持改進的態度,不能老跟風,若有機會,也不妨創創新,來一個‘一招鮮,吃遍天’。”

卞克是成都餐飲業的傳奇人物,“卞氏菜根香”的創始人,當年他開始創業的時候,不知道怎樣做才能與別人不一樣。卞克當年以3000元起家,先做當時比較火爆的傣家風格酒樓,主要經營傣家風味菜,同時伴有傣家歌舞的表演及傣家的待客禮儀。從1987年到1998年,卞克先後經營過火鍋雞、自助餐火鍋、魚頭火鍋、澳大利亞肥牛燒烤、淮揚菜……在這個過程中,卞克一直在思考,怎麼樣才能避免與人重複開店,真正創建一個有自己特色、叫得響的餐飲企業?

1998年早期,卞克受《菜根譚》一書的影響,特別是書中那“吃得菜根,百事可為”的警句更是給了他諸多靈感。同時,他想到泡菜是四川本土最地道的家常小菜,幾乎每家都有,人人喜愛,泡菜能勾起人們的親情和鄉情。於是,“成都菜根香泡菜酒樓”便成立了。酒樓成立之後,成功地推出了泡椒係列菜品,“泡椒墨魚仔”、“泡椒牛蛙”等一係列泡葷菜讓顧客品嚐到了泡菜的美味。而“菜根老壇子”更是把豬耳朵、豬尾巴、雞爪和五顏六色的時令蔬菜同泡,一時成了“卞氏菜根香”的招牌菜。

不久,45家卞氏菜根香連鎖酒樓也遍及了全國20多個省會城市,一時間,人人都從酒樓裏知道了那句“吃得菜根,百事可為”的警句。卞克在幾年的時間內打造出了一個名滿全國的川菜品牌——菜根香,創下了1年銷售額逾2億元的奇跡。

卞克之所以能夠成功,正是因為他做出了和別人不同的選擇。別具一格,是他經商致富的秘訣。

卞克的兒子卞軍是這樣看待他的父親的:“父親一生對事業都很執著,善於思考。記憶中,父親從來沒有動手打過我們,他注重啟發教育,要我們先學會做人,經常說‘做好人自然就能做好事’。他喜歡看曆史書,特別是喜歡看人物傳記,說‘很多人一輩子的經曆濃縮成了一本書,我們用幾個小時就看清別人一生的閱曆,何樂而不為’。”

敢於變化才有發展。“變”推動著我們的社會向前發展。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天起,變的腳步就從未停止過。也正是因為敢變,人類才能有所發展,社會才能有所進步。

思維點亮人生

明智的人使自己適應世界,不明智的人隻會堅持使世界適應自己。你改變不了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你改變不了他人,但可以改變自己,你改變不了環境,但可以適應環境。此路不通,可以換條道,可以繞著行。變通是人生的大智慧,人生路上難免有坎坷荊棘,我們應該學會改變自己,靈活變通,變換思維看問題,一切就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