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機來臨的時候,不必慌亂,千萬別束手無策,要全力以赴,從能做的做起。同時,以強烈的求新求變意識,摸索創造對策,在最短的時間內,扭轉敗局,反敗為勝。
美國的波音公司和歐洲的空中客車公司曾為爭奪日本“全日空”的一筆大生意而打得不可開交,雙方都想盡各種辦法,力求爭取到這筆生意。由於兩家公司的飛機在技術指標上不相上下,報價也差不多,“全日空”一時拿不定主意。
可就在這關鍵時刻,短短兩個月內,世界上就發生了3起波音客機的空難事件。一時間,來自四麵八方的各種指責都向波音公司彙集而來。這使得波音公司蒙受了奇恥大辱,產品質量的可靠性也受到了人們的普遍懷疑。這對正與空中客車爭奪的那筆買賣來說,無疑是一個喪鍾般的訊號。許多人都認為,這次波音公司肯定是輸定了。但波音公司的董事長威爾遜卻並沒有為這一係列的事件所擊倒。他馬上向公司全體員工發出了動員令,號召公司全體上下一齊行動起來,采取緊急的應變措施,力闖難關。
他先是擴大了自己的優惠條件,答應為全日空航空公司提供財務和配件供應方麵的便利,同時低價提供飛機的保養和機組人員培訓;接著,又針對空中客車飛機的問題采取對策,在原先準備與日本人合作製造A3型飛機的基礎上,提出了願和他們合作製造較A3型飛機更先進的767型機的新建議。空難前,波音原定與日本三菱、川琦和富士三家著名公司合作製造767客機的機身。空難後,波音不但加大了給對方的優惠,而且還主動提供了價值5億美元的訂單。通過打外圍戰,波音公司博取到了日本企業界的普遍好感。在這一係列努力的基礎上,波音公司終於戰勝了對手,與“全日空”簽訂了高達10億美元的成交合同。這樣,波音公司不光渡過了難關,還為自己開拓了日本這個市場,打了一場反敗為勝的漂亮仗。
及時應變,就能在被完全擊垮之前扭轉局麵,掌握主動權。在應變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立足於自我優勢,如人員優勢、地形優勢、技術優勢等,充分利用,充分發揮,以此展開對策。
(2)充分了解對方的需要,做好有針對性的準備。
(3)多付出一點點,以小利博大利。
(4)誠信待人,博得他人的信任,贏得他人的合作。
學會應變,遇到危機時,不要消極躲避,更不要以硬碰硬。全力以赴,靠你敏捷的思維化險為夷。
1991年9月,名聲顯赫的台灣海霸王食品公司發生了中毒案,致使該公司的信譽一落千丈,營業額隻有原來的10%。然而,在類似的情況下,美國喬克爾恩遜藥品公司卻能平安地渡過危機。事件發生之後,該公司迅速采取了周密的應變策略,全力推行危機管理,製定了“終止死亡,找出原因,解決問題,通告公眾”的重要決策。在獲悉第一個死亡消息1小時內,公司人員立即對這批藥品進行化驗,結果表明陰性。但他們還是花費大量經費通知45萬個包括醫院、醫生、批發商在內的用戶,請他們停止出售並立即收回該公司的藥品。同時撤銷所有的電視廣告,把事實真相以及公司所采取的對策迅速向公眾告知。公司最終消除了公眾的誤解,僅僅3個月就恢複了生機。
英國航空公司曾遇到這樣一件事:一次,一架由倫敦經紐約、華盛頓飛往邁阿密的英國航班,因機械故障被迫降落在紐約禁飛。乘客對此極為不滿,對英國航空公司怨聲載道。該公司立即調度班機,將63名旅客送往目的地。當旅客下機時,英航職員向他們呈遞了言辭誠懇的致歉信,並為他們辦理退款手續。63名乘客免費搭乘了此班飛機。此舉異常高明,盡管英航損失了一大筆錢,但起了力挽狂瀾之功效,大大弱化了乘客的不滿情緒。英航的這一舉措被人們廣為流傳,不僅未使英航聲譽受損,反而大大提高了聲譽,乘客源源不斷。
麵對危機,不要麻木,不要手足無措,要學會應變,根據不同的情況做出相應的變通。這樣你才有可能克服困難,通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