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給答完了關於國王和百姓之間的權利和義務的問題,再想想還有什麼地方需要補充嗎?”“有,二者之中國王對庶民應盡的職責遠遠要重於百姓對國王應盡的義務。因為一旦國王放棄自己的職責,對全國的百姓會造成極大的危害。假如國家遭受外敵入侵,國破山河碎,這會給他的百姓帶來極大的痛苦。一個想治理好國家的國王,應該做好一件事,那就是把宗教的利益、百姓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放在同樣重要的地位,如果能堅持這個原則,那就會國泰民安。”
“請你再仔細說一說,國王應該如何替百姓謀福利?”“讓百姓充分享受權利,教育他們學習各方麵知識,使他們從中受益,寬容那些痛改前非的犯人,不讓百姓因生活負擔太重而感到痛苦不堪。”
“宰相也應當享有一份權利嗎?”
“國王賦予宰相信任和尊重,這就是宰相應該享受的重要權利。其宰相重要性表現在三個方麵:首先,宰相的差錯會影響國王和聲譽,他的正確見解可以為國王和百姓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其次,百姓如果知道國王非常器重宰相,那他們也一定會尊重愛戴宰相。最後,宰相不但受到國王的器重,而且還受到百姓的尊重和愛戴,因此,他不會辜負國王和百姓的期望,努力為國家人民工作,奉獻自己的畢生精力。”
“我已經聽清了你的解釋,你對國王、宰相、百姓的權利和義務以及其相互之間關係這一問題,理解得很透徹,我同意你的見解。那麼你認為一個人的口舌怎樣才能避免撒謊罵人,不誹謗中傷,不說話過火?”
“隻談善良健康的東西,不談與之無關的事情,不背後議論他人,不說別人的壞話,不以言語傷害別人,這都是做人的準則,除主之外,沒有一個人能夠按照自己的願望來恩賜或懲罰別人,這隻能是妄想。這件事情,掌握在主的手上,其他人沒有這個權利。背後議論別人壞話的人,不但今生被人恨,而且在來世也要背負罪責,受到主的懲罰。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永遠無法收回。那種喜歡傳話的人,即使你和他關係再好,也不要告訴他什麼重要的事情。在保密方麵,對朋友應該比敵人更加提防。人人都應該明白保密是應該履行的義務。”
“你認為一個人應該如何對待家庭和社會?”“縱觀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品行端正。具體到家庭,應該對家人愛護、負責,盡量滿足他們的正當要求。”“那麼怎樣愛護自己的家人呢?”“對父親要尊敬孝順,說話言辭得當,對同胞兄弟,要從經濟上扶助,從感情上關心,了解他為什麼而悲,為什麼而喜,要寬容他的過失。這樣,你的家人在你需要幫助時,才會毫不猶豫地向你伸出援助之手,幫你克服困難,給你勇氣和信心。”
“從我的親身感受可得,弟兄不外乎有兩種:一種是真心可信的,另一種是酒肉朋友。對真心可信的朋友,應該像你所說的那樣去對待他們,肯定是正確的,那麼對於那些酒肉朋友又該如何對待呢?”
“其實,酒肉朋友也有他們的優點,和他們在一起你會獲得歡樂,還可以學到言談舉止的規則,因此不要拋棄這些朋友,和他們在一起,就像他們待你那樣對待他們,他們給你什麼,你也用同樣的東西回送他們。比如說,熱情招待他們吃飯喝酒,請他們談心等。這樣,會給你的生活增添樂趣。”
“這些我都懂了。我還想問一下,既然造物主創造了眾多之物,那麼它是怎樣替他們分配衣食的,是不是每個人或每個動物從一開始到生命結束都固定擁有一份自己的衣食,那人們為什麼還要為自己的生活來源而辛勤勞作呢?如果生活資料不是主規定好的,那麼有的謀生者為什麼整天在外為生活奔波,也不一定能得到應有的衣食?”
“我認為誰都有一份被造物主規定分配好了的衣食,但怎樣才能得到這份衣食,主卻沒有明確的規定。有的人隻有通過努力工作才能得到應有之物。但是並不是所有努力工作的人都有好結果,有的人比較順利,一下就成功了,而有的人卻很不幸,失敗了。成功者,將不必再為生活操心,獲得了更高尚的精神享受;失敗者,有三種情形:一是還沒有得到生存的資料,二者是他不願靠別人的施舍度日,第三種則是想擺脫別人的咒罵與指責。”
“那你說謀生有哪些門路?”宰相希馬斯還想考考小王子。
“崇高偉大的主已經替我們替定了取舍的準則。凡是他允許的,可以盡量追求,凡被他指定為違法的事情,我們應該避而遠之。”
一直到這裏,宰相希馬斯對王子的考查才暫告一段落。宰相和在場的學者、大臣們無一不為王子的才學和口才讚歎。
國王看著大家驚喜的目光,情不自禁地把王子緊緊摟在懷裏,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父子二人顯得格外親切,他讓王子坐在他的寶座上,自豪地對在座的人說:“感謝主,賞賜我一個聰明的兒子,我真是欣喜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