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瓦爾德王子(1)(2 / 2)

瓦爾德王子似乎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他又追問道:“最初人為什麼要違背主的旨意呢?造物主憑借著真實創造人類,人類的欲望又是怎樣使他墮落的呢?莫非一定要讓欲望破壞了人心,等人醒悟過來之後再懺悔,然後主再決定是該獎賞還是懲罰他嗎?有的人自始至終都沒有按照主的旨意辦事,這些人處處與主作對,比如說,他們偏偏喜歡主所憎恨的事物,反對主創造萬物的真理;而有的人則一輩子都聽命於主的安排,隻要是主的命令,他們便無條件的一律服從。我實在是想不通,是什麼原因使這兩種人產生如此大的分歧?”

“人類第一次犯罪要從易卜利斯說起。易卜利斯,他是偉大的主所創造的一個神,他在所有天神、人類和妖魔中是最尊貴的一個。主非常寵愛他,其餘的神都十分妒忌。慢慢地易卜利斯便開始狂妄自大,以為自己高高在上,於是就變得十分驕傲,瞧不起周圍的同伴,最後竟然連主的命令都敢違抗。主為這件事十分惱火,決心要好好教訓他。從那以後,主不再寵愛易卜利斯,而且讓他的地位一落千丈,其他神也都瞧不起他。他違背主的旨意,受到主的懲罰。”

“易卜利斯懷恨在心,決心報複,他發現這時主最寵愛的就是亞當,因為他正直、善良,又最聽主的話,狡猾而又有心機的易卜利斯知道主不會放過任何一個違命者,所以就引誘亞當幹一些違背主的事情,使亞當中了他的陰謀詭計。亞當沒能堅持住自己的立場,違背了主的禁令,犯了過失,從而要承擔罪責。聖明的造物主知道人有許多弱點,便諄諄引導他們時常對自身的過失進行悔悟,讓人通過反思,從過失的困境中站起來,悔悟這一特殊而有力的武器,使人類最後戰勝易卜利斯和他有同樣陰謀的人,回到他們原來所珍愛的真實中。”

“易卜利斯覺得崇高、偉大的主對他寬容至極,他不但沒有覺醒,反而變本加厲,肆無忌憚地進行活動,專做主禁止做的事,竭盡所能地運用各種肮髒的手段,其目的便是拉人下水,以此來分擔自己應受到的懲罰。主的偉大正在他能給人們悔悟的能力,教人保持真實,並且還堅持不懈地警告人們不要犯罪、違命,使人們清醒地認識到在這個世界上永遠存在著敵人。他們無時不在伺機進攻。因此,當人類能夠自始至終地追求真理時,主便會賜福於他,相反如果人經不住欲望的誘惑而最終墮入深淵,無法自拔時,他就會受到應有的懲罰。”

王子瓦爾德聽完宰相希馬斯的解答後,又接著問道:“既然造物主的力量是無法估量的,任何事情,隻要是他想做的,就一定能辦到,那麼人難道就不能違抗造物主的安排?難道人就不能否認造物主可以使人意識到自身的犯罪行為並幫助自己改過自新嗎?人又不能否認造物主具有使人永保真實本性的能力嗎?”

“主的大公無私和他的慈祥、寬大和憐愛恰恰體現了他的偉大。他在給人指明正確方向的同時賦予了他們力量和本領,並告知他們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倘若有人明知故犯或是誤入歧途,做了壞事,那就是自討苦吃。”

“既然人是憑借造物主所賦予他們的力量才得以為所欲為,那麼為什麼不在一開始就斷絕人的作惡念頭,而引導他們走回正道呢?”

“這一問題正說明了主不僅有胸懷寬大的慈悲,而且還具有一套精辟的哲理。比如主最初憎恨易卜利斯,後來也沒有饒恕他;對亞當呢,因為他能夠及時悔悟而受到寬恕。易卜利斯曾經犯了罪過而遭受眾神的指責,當他認罪悔悟之後,便得到了主的寬恕和愛憐。”

王子聽到這裏,有些問題仍然不大明白,於是又接著問:“按你的觀點來看,每個人的行為都應在造物主那裏得到賞罰。因為這個世界的主宰便是萬能的主,他的力量是無限的。主會同時造出他所讚許和憎恨的事物嗎?”

“主創造宇宙萬物,但在這些事情中,隻有他喜歡的事物才能獲得讚許。”

善與惡

瓦爾德王子又問道:“做主所讚許的事情的人得到主的賞賜,做主所憎恨的事情的人受到主的懲罰。這又該如何解釋呢?”

“請你明了地告訴我,你所說的那些事情究竟指的是什麼,如果你想讓我做出一個確切的解答,就直截了當地說吧。”宰相對王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