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九旗樓(1 / 2)

鳳山縣河靈事件算是告一段落了,文化九部的事後處理小組順利處理了整個事件,黃家公媳也入土為安了,獨孤純陽去沅江底把八卦鏡取了回來,雖然石牛內還封印著河靈的殘魂,但按他的說法就算給河靈修煉五千年也休想再出來了。唐淺小隊三人在五天後回了北京,不過她特意給鬼葬營放了一個月的假,一來是張不良和陳忠的傷勢過重需要休養,二來是說後麵能休息的機會應該不多了。

所以一行人在鳳山縣盡情享受最後的閑暇時光,不過張不良除了養傷也沒閑著,經常找來曹木蘭科普,並向獨孤純陽討教玄之又玄的道門法術,不過這兩人都很忙,因為沒事就要陪著薑西雪逛街。雷步槍也很享受這裏的生活,他特地跑去縣裏的高檔小區做保安,專撩孤寡少婦或是小三,直接被曹木蘭數落成了大黃狗。隨著陳忠能下地行走,一個月的時間也差不多,曹木蘭也收到了唐淺的下一步指示。

坐飛機回了北京,除獨孤純陽回文化九部歸隊,剩下的直接去了京城的繁華地段,王府井大街。

說到王府井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在明成祖時期,這一帶建了十個王府,所以一開始叫十王府街,後來隨著明朝滅亡,這裏也曾一度荒廢,直到清朝光緒宣統年間,才又開始繁華起來。到1915年,北洋政府內政部繪製《北京詳圖》,把這條街分成三段,北街稱王府大街,中段稱八麵槽,南段由於有一眼甜水井而稱王府井大街,後來就逐漸用王府井來稱呼整條街了。

而張不良一行人來這裏,當然不是來逛街消費的,而是來拜訪王府井大街上的一處茶樓,九旗樓。

能在寸土寸金的王府井大街開茶樓,這背後自然是大有來頭,說起它的曆史,就不得不提茶樓的創始人,愛新覺羅·奕訢。

此人正是大清朝道光皇帝第六子,生母為孝靜成皇後博爾濟吉特氏,大清朝十二家鐵帽王爺之一,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者,道光皇帝遺詔封恭親王,曾任領班軍機大臣,一度權傾朝野,地位最高時被授予議政王之銜。

正是這位親王在京城首屈一指的黃金寶地蓋了九旗樓,九旗一名源自八旗,八旗製由清太祖努爾哈赤創立,是滿人的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形式,九旗的意思就是指八旗之外還有一旗,因為奕訢當時打造九旗樓的初衷,是為了籠絡江湖能人好手,把這個聽戲品茶的地方作為皇權與江湖的紐帶,試圖把江湖人歸結為大清第九旗,為清所用。

所以在鹹豐年間,九旗樓的江湖地位在奕訢的扶持下達到了頂峰,號稱沒有不知道的消息。

不過九旗樓的好景不長,本是曆史悠久的以茶會友之地,在民國時期卻被稱霸京城的軍閥頭子改成了鷂子,從此更名為金樽樓,取自《將進酒》裏的那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當年發生在金樽樓最轟動的一件事,是少帥張學良為了身邊警衛隊長宴請馮玉祥副官,一夜揮霍過萬大洋,坐實了金樽樓的另一個稱號,燒金樓。在這等金碧輝煌之地,除了你是一方權貴,根本沒有底氣進去,因為這裏燒錢的程度,號稱太子進去太監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