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十八裏長亭等你(1 / 1)

十天後,龍獅抵達帝都,周墨淮提前三天就派人告知溫文瀾抵達帝都的日期,並且之後一日一報,龍獅抵京的準確時辰,都在溫文瀾的掌握之中。

城外十八裏涼亭,溫文瀾攜文武百官迎接龍獅回京,肅親王溫世清、端親王溫世清也在其中,隨同前往的重臣,還有尚書令容稟延、禮部尚書封如諫、戶部侍郎趙順然。

溫文瀾一身深色的衣服,胸前背後以金線繡繪了精美的盤龍,雙臂則是簇簇牡丹環繞,衣緣以暗紋深紅布料裝飾,緊束的腰帶上垂掛著周玉,溫文瀾墊腳遠眺,寬緣大袖下她捏著自己的手,頭頂厚重華美的金簪十二件也壓不住她的步伐。

溫文瀾今早三更便起來塗脂抹粉細描眉,眼周也少見地染上了莊重又不是美豔的胭脂,縱然帝都郊外依然春色一片,但今日,各處美景都失色三分。

“陛下,他們來了。”不語指著官道盡頭終於出現的旌旗。

溫文瀾一眼就認出來,這是當年她親自賜給龍獅的旌旗,她點頭,頻頻深呼吸,手捂著胸口往前邁了一小步。

“陛下。”不語小聲提醒了一句。

溫文瀾知道自己差點失態,她深吸一口氣,又緩緩吐出,她挺立於涼亭最前方,望著龍獅打頭的那個人一步一步,離她越來越近。

一身玄甲,手握長槍,頭頂淩雲冠熠熠生輝,身下馬匹步伐健碩,身後旌旗連天翻飛。

兩年前的春天,在桃花初敗時節,她在禦台場目送他率三千騎兵奔襲救城。

兩年後的春天,在杏花初放之日,她在十八裏涼亭親自接他回京。

行路遲遲,尤盼君還,功成名就,血淚俱在。

旌旗飄飄,文武齊候,十八裏亭,終有歸期。

龍獅終於從官道盡頭挪到了十八裏涼亭前麵,溫文瀾三兩步跑下台階,周墨淮下令停止前進,翻身下馬,一個箭步上前行禮。

“末將周墨淮叩見陛下,末將出征三年,不負使命,如今征戰歸來得陛下親自出城迎接,實乃龍獅之福、末將之福,末將叩謝陛下隆恩。”

周墨淮解下身上的長槍和大刀放在地上,單膝跪地,高抬雙手,頭深深低下看著自己的腳邊的土地。

全體龍獅,除了冠玉隻是垂首外,其他人均叩謝皇恩。

“周將軍免禮,快請起。”溫文瀾壓下顫抖的聲音,她上前扶起周墨淮,緊緊抓著他的手臂不鬆,仔細看著周墨淮的臉,“三年未見,周將軍瘦了,也更加壯實了,更成熟了,這些年辛苦了。”

在場不少人知道,周墨淮當年出征的時候,還是南營魏堃祤將軍的副將,如今回京,已是赫赫有名、征戰一方的武威將軍了。

“陛下這些年一切安好?”周墨淮何嚐不是仔細打量溫文瀾,直想把她裝在眼睛裏麵,好好地看個夠。

“陛下,周將軍一路回來辛苦了,不如先回宮,有什麼話晚上再說。”不語又一次上前提醒溫文瀾。

“是了,是朕太高興了。”溫文瀾拉著周墨淮的手腕一同往她的車駕走去,“走,與朕同乘一車,朕的大功臣。”

不料周墨淮甩開了溫文瀾的手。

“臣先謝過陛下。”周墨淮抬手一揖,“末將是一名軍人,還是騎馬更妥當一些,還望陛下見諒。”

周墨淮垂下頭,不敢去看溫文瀾漸漸收斂的笑容。

“是了,是朕太高興了。”溫文瀾悻悻收回手,“那你跟在朕的車駕後麵,回京之後,你先安頓好你的龍獅,晚上在進宮赴宴,今晚的接風宴,你敢不來,就是抗旨。”

溫文瀾刻意咬重“今晚”二字。

周墨淮抬手稱是。

回城的隊伍浩浩蕩蕩,天子鑾駕在前,二位親王跟隨鑾駕,凰衛護佑,龍獅緊隨在後,再往後,才是隨同出城的文武百官。

從十八裏涼亭出來,趙順然回身多看了周墨淮一眼,才跟隨仆從上了馬車。

------題外話------

明天第三卷見~求評論~

一個小彩蛋,大家看一下這一章的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