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生活中的價格故事(2)(1 / 3)

可以說,價格分歧是時刻都存在的。就拿住酒店來說,網上訂購價格往往比到現場訂房要便宜。買書也是如此,所以我現在都選擇在網上購書。要是到書店裏買,往往不打折,頂多也就是九折左右,但是在網上購買的話,通常都是六折到七折。

市場競爭是激烈的,聰明的商家總是會設計各種價格分歧從而實現收入最大化。當然,價格分歧是有學問的,否則就將成為輸家。

以前,我在一個小鎮市場上賣畫。有一個顧客和我討價還價,說我的畫價格貴,要求我便宜一點兒。本來,便宜一點兒賣給他,我還是有錢賺的。不過,我看他的表情是很想買的樣子,於是我堅持不讓步。他說要開摩托車去其他地方看看,不在我這裏買了。我回答他,別的地方價格不一定比我這裏便宜,但是摩托車是需要油的,同時去別的地方還需要時間成本。即使便宜一點,也是得不償失的。何況別的地方可能賣得更貴。於是,我就叫他權衡自己的成本。我說完這些話,就把畫買下了。

我從做生意中得到這樣的體會,要針對不同顧客進行不同開價。對於那些時間成本較高的顧客來說,通常都可以要價高一點兒,相反就賣得便宜一點兒。我從小學就開始做生意,在一個小鎮市場上賣東西。那時,我並不懂得什麼是經濟學,但是我的很多經營策略符合經濟學原理。同一種商品,可以有很多種價格。即使同一個時間,也可以賣出不同的價格。比如,我以5元價格賣給顧客a,同時顧客b也在,我也可以做到讓顧客b不知道我賣給顧客a的價格,從而賣給他是5.5元。

想不到小學賣東西的經驗,可以幫助我現在解釋經濟學上的一些現象。其實,價格分歧隻是設置了規則,從而實現收入最大化。真實世界是很有趣的,這需要我們仔細觀察。

為什麼愛情是等價交換?

很多人都覺得愛情崇高而無私,付出不求回報。如果把等價交換和愛情聯係起來,他們往往無法接受。實際上,世間一切事物都遵循著所謂的“等價交換”。佛教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本質上就是一種因果。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經常做惡事,他就會有惡報。

說起回報,人們往往把目光放在物質層麵,或者那些看得見的回報上,卻忽略了看不見的回報。戀愛之中,有時自己默默地給對方付出很多,卻沒有要求對方給自己回報,這並不意味著付出沒有回報。但隻要在這個付出過程之中能得到快樂,我想這就是一種回報。很多人都把回報定義在物質層麵,但是人的需求不僅在物質層麵,也在精神層麵。

我們花錢購物,本質上並不是為了擁有商品,而是擁有這個商品帶來的精神享受。愛情上付出,消費了金錢和時間,同時享受了感情上的快樂。要是給對方付出很多金錢,不僅沒有相應的物質回報,並且精神回報也沒有,那麼這種付出還會繼續下去嗎?所謂的做善事,即使不為名利,起碼也有一些精神寄托吧。

愛情上,如果一方隻是單方麵的付出,卻沒有預期的回報,這段感情不會持久。如果一個女孩什麼事情都想著占男朋友的便宜,但是自己沒有給對方相應的回報,那麼分手是遲早的事情。戀愛不是在無私奉獻,而是在追求一種雙贏的結果。一個人要值得對方去愛,就必須有對方值得愛的地方,否則對方不可能愛上你。所有感情都不是憑空產生的,這裏一定有必然的聯係。佛學說的因果律,也就是說任何一種現象或事物都必然有其原因。比如,我們說的“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等。我們種瓜就不會得豆,在愛情層麵也是如此。

因此,愛情本質上就是相互的付出,這也可視為一種交換,而不是某一方無私的付出。這個社會,有時看起來是好人吃虧,惡人得利,但這隻是一種表麵現象。有的人老是想著坑害他人,從而獲得一些好處,這樣肯定會付出沉重的代價。他的壞念頭,往往對個人身體健康產生傷害,內心產生一種不安,害怕得到報應。表麵看起來是惡人得利,但是惡人也一樣失去很多東西。愛情需要雙方都付出,這就是等價交換。通俗來說,自己付出了多少,就應該得到多少,要是老想著占對方的便宜,必然會失去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