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這段往事,李淵激動地臉頰發紅,兩眼放光,他抿口酒咽下去,不無自豪地說道:“我李淵宦海浮沉三十多年,迭經風浪,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唯有這段姻緣,卻讓我如魚得水,從心底裏感謝上蒼。”說著,他雙眼微眯,眼神變得渺茫空濛起來,陷入了一種短暫的沉思。
李淵的結發妻子竇氏,出身鮮卑貴族,乃京兆平陵人。她的父親竇毅,為北周上柱國。繼母是周武帝宇文邕的姐姐襄陽公主。
竇氏出生時,頭發下垂過頸,到三歲那年,頭發竟與身體等長。她自幼聰穎異常,讀《婦戒》、《列女傳》等皆能過目不忘,因而深受周武帝的寵愛,甚至比對其他幾個親外甥還要親,很小便被收養於宮中。
武帝駕崩之後,竇氏像親生女兒一般,悲痛的終日哀泣,食不下咽。
不久,北周開國功臣楊堅以隋代周,自立為帝,即隋文帝。竇氏聽說之後,竟從床上投於地下,以頭碰地哭道:“恨我生不為男兒,不能救我舅父家禍難,報此血仇。”嚇得父親趕緊以雙手捂住她的口,輕聲斥道:“休要亂講,說這話會滅掉我們全族。”
長大之後,她不僅聰慧異於常人,而且容貌端麗,光豔照人。竇毅常常與妻子襄陽公主商量:“這孩子相貌出奇,又見識不凡,不可隨意嫁人,委屈了孩子,一定要為她選一個德才俱佳、品貌雙全的乘龍快婿。”
為了擇婿,竇毅命人在門屏上畫了兩隻孔雀。前來求婚者,每人給箭兩支,須從門屏背後射中孔雀眼睛者,方可與竇氏見麵,是否被選中,還須竇氏自己點頭認可。
這竇氏豔冠群芳,才名四播。消息傳出之後,求婚者騰躍而至,不下一二百人。經過幾十輪試射,可能是過於緊張的緣故,這些求婚者們紛紛落馬,竟無一人能雙箭“中目”。
這時李淵來了,這位風流倜儻的少年公子,本是將門出身,又自幼從名師習武,早就以“百步穿楊”的精湛箭術蜚聲遐邇。這次前來比箭招親,倒不全是為了娶一個美貌女子,更重要的是為了在眾位善射者麵前獻藝揚名,一顯身手。
李淵上前領取了兩支翎箭,走到門屏背後百步開外,凝神屏息,端詳了一下門屏,然後穩穩地拉弓搭箭,輕喝一聲,嗖嗖射出雙箭。眾人圍攏觀看,禁不住高聲喝彩。兩隻箭不偏不斜,恰恰射中左右門屏上兩隻孔雀眼睛。
竇毅大喜,忙領李淵來到後房,與竇氏見麵。兩人一見鍾情,郎才女貌,堪稱天作之合。
婚後,竇氏為李淵生下了李建成、李世民等四子一女,相夫教子,極為賢淑。竇氏天資聰明,工於文章,寫得一手好字,把她的手書與丈夫李淵的手書混雜在一塊,別人竟很難辨認。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她還是一位頗具見識的巾幗須眉。
李淵曆來十分喜愛養馬,府上調養了許多名種良馬。煬帝即位之後,竇氏曾勸他說:“當今皇上的脾氣你是知道的,他也喜好駿馬鷹犬。你何不挑選幾匹名馬送上?這些東西留在府上,隻能招來禍事,能有何益處?”
但李淵卻不合得,不屑地說道:“他也愛馬?那不過是葉公好龍。他懂得什麼是良驥,什麼是駑馬?”
後來,李淵終於遭到了煬帝的猜忌,時被譴責。這時候,他想起了妻子竇氏的勸告,出於保護自身的考慮,他把府上所有的名馬寶駒,連同重金賜求的雄鷹獵犬,一股腦兒獻給了皇上。果然討得了煬帝的歡心,不久便被擢升為將軍之職。
然而,這個時候,妻子竇氏已經因病去世。李淵曾動情地對兒子們說:“若是當年聽你母親的勸告,這將軍之職怕早就得到了。”說著,不禁潸然淚下。
現在想起這些往事,李淵的雙眼仍有些發潮,神色黯然,長長地歎口氣道:“家有賢妻,男兒不遭官司!可惜啊,天予其德才而不假其壽,我李淵中年喪妻,鴻雁失伴,也算是人生一大不幸。”
一看李淵突然變得哀傷頹喪起來,裴寂慌忙說道:“都是裴某該死,不該提起這些往事,徒惹唐公傷心。來,咱們喝酒,一杯解千愁。”
李淵喝過一杯酒,衝裴寂自失地笑笑:“這沒什麼,你也無須自責,都是幾年前的事了。唉,人生在世,誰不經受個七災八難。大丈夫應拾得起。放得下,以事業為重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