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鬆下的理念軌跡(2)(3 / 3)

聽完了鬆下的宣言之後,全體員工很感動。鬆下自認為沒有學問,也不會說話,大家不可能被他的演講迷醉。但全體員工個個聽得靜悄悄的,場內鴉雀無聲。這是什麼道理呢?鬆下認為可能是由於他的講話,他從內心的強烈信念中表露出來的真理,才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吧。

那天會議的情景非常熱烈,緊接著店員上台講,新進人員上台講,年老的人也跟著年輕的人上台講,一個接著一個。有人甚至於表示,願意為使命而犧牲。慷慨激昂,令人感動得流淚的場麵,一幕接一幕出現。後來很多人爭先恐後搶著上台講話,不得不將發言三分鍾改為兩分鍾,又過了一會兒,再縮短成一分鍾。要不然,真無法讓每一個人都能上台講話。鬆下做夢也沒有想到他的講話會得到如此熱誠的回響。鬆下覺得隻要有這股年輕人的熱情,相信不需要等到二百五十年,就能完成這項神聖的使命。會場中的每個人都變得非常激動,使得高潮迭起,場麵熱烈,時間已經到了下午六點鍾,雖然仍然是大家熱烈討論的時刻,由於時間不允許,鬆下不得不宣布散會。接下去大家合唱社歌,完畢之後,才各自離席散會。

一九三二年五月五日,成為鬆下電器固定的創業紀念日。以前全體員工也很努力,但與現在情形相較,鬆下覺得比從前更加賣力。那天之後,他認為每一位店員的精神,都比以前飽滿。他自己的信念,也比從前更為堅定,感到鬆下電器成長的速度,就如鐵軌上奔馳的火車,非常高速地往前行進。鬆下感到,任何事情,要成功,必先確立崇高的目標,然後一步一步踏穩腳步,向前邁進。除此之外,別無他法。鬆下電器就是如此走過來的,今後依舊要如此地走下去。

鬆下告誡道,我們應該明白,一步一步地走,看起來好像很遲緩。但是,隻要我們不半途而廢,那種速度也是相當驚人的。

二、獨特的經營思想

鬆下認為,經營的第一理想應該是貢獻社會。以社會大眾為企業發展考慮的前提,才是最基本的經營秘訣。企業如同宗教,是一種除貧造富渡眾生的事業。

鬆下幸之助曾經直言不諱地說:“賺錢是企業的使命,商人的目的就是贏利”。但他同時又聲言,“擔負起貢獻社會的責任是經營事業的第一要件”,他甚至把企業當作宗教事業來經營。

在愛情上,人們可能寬恕嚴重的不謹慎,而原諒輕微的不忠實。

——[法]福樓拜

這種從表麵文字上看來是矛盾的經營理想,在鬆下的人生、經營實踐中,卻是高度統一的。如果作一簡單的解釋就是:正因為把自己的企業、事業納入到整個社會的發展中,才要不折不扣地強調賺錢、贏利,隻有這樣才是對社會的貢獻;相反,不賺錢,虧損,社會也必將“虧損”。反過來說,如果組成社會的團體、個人都虧損,何來社會的“贏利”?社會何以發展?

賺錢贏利與貢獻社會的矛盾,是不難解決的,困難的是樹立服務、貢獻社會的信念,並把它付諸行動。鬆下是基於怎樣的認識樹立起貢獻社會的企業信條的呢?他是基於對人、人生的認識。鬆下幸之助的成功,不僅在於他是賺錢的好手,是優秀的企業家,也在於他是一個真正的人、偉大的人。他的許多經營理念,實質上是基於他對人和人生的認識的。鬆下認為,人幼時需父母的撫養、社會的培育,所以應有所回報,企業也應如此。這就是鬆下經營理想最簡明的邏輯。

經營企業和經營人生從本質上說是一致的。鬆下認為:“一個小公司,其存在雖不能裨益社會,但最少不能危害社會,這是它被允許存在的最基本理由。如果公司成長了,擁有數百名或數千名員工,把不危害社會作為存在的唯一理由就不夠了。它不但不能危害社會,還應該在某種方麵受到社會的喜愛和歡迎,這才是基本的經營方針。公司大到有員工幾萬人,它的舉手投足都可能對社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相應的,就應該對國家社會有很大的貢獻,經營方針也當然地應與此適應。”

鬆下還指出,貢獻社會不僅應該是經營的理想,也應該是理想的經營方法,是有靈魂的經營方法。原因很簡單,企業的存在和發展都要依賴和仰仗社會。隻為自私,不作任何回報的公司,怎麼能夠在社會中存在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