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前麵已經了解到,鬆下把宗教事業和企業經營聯係在一起,那是他在參觀了一個宗教團體的總部後回程途中的聯想。他認為,宗教的宗旨是指導人們解脫精神煩惱,享受人生幸福,是指向精神的;企業經營的宗旨是無中生有,除貧造富,是指向物質的。企業經營可以幫助人類社會趨向富裕與繁榮,同宗教一樣,也是神聖的事業。
鬆下認為,使產品像自來水那樣充足而廉價,這應該是每一個經營者追求的目標,也是經營者的義務和使命。實業家的使命就是在克服貧窮,造福社會,為人民建立幸福的樂園。
鬆下和公司工會的關係,一直是比較融洽的。但是,有一次工會機關報刊登的一篇文章,卻讓鬆下大為惱怒。原因是報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嘲笑鬆下製造物美價廉產品以服務社會的自來水經營理念,否定了公司的經營宗旨。盡管遭到了這樣的抨擊,但鬆下依然不改初衷。
“自來水經營哲學”是鬆下電器公司最基本的經營理念,相當於憲法中的總綱。這是鬆下根據自己的人生體驗,受到自來水的啟發而總結出來的。他的經營信念即在於此:“如果一切東西都像自來水一樣,能夠隨便取用的話,社會上的情形就將完全改變了。我的任務就是製造像自來水一樣多的電氣用具,這是我的生產使命。盡管實際上不容易辦得到,但我仍要盡力使物品的價格降低到最便宜的水準。”
1932年5月5日,在鬆下電器公司的創業紀念日上,鬆下向全體員工表明了自己的這種信念,並把它確定為公司的經營哲學,要求全體員工遵照執行。鬆下在演講詞中講道:
男人們在未婚的時候是四月天,結婚的時候是十二月天;姑娘們做姑娘的時候是五月天,一做了妻子,季候便改變了。
——[英]莎士比亞
“大抵生產的目的,不外乎豐富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以充實生活的內容。這也是我生平最大的願望。”
“鬆下電器公司要以達成這些使命為我們的目標,今後更要全力以赴、更上層樓,期待早日完成使命。我殷切希望諸君能深刻體察這一目標和使命,並共同努力達成之。”
鬆下體會到,以透明、公開的方式,讓幹部和員工了解企業的目標和目前的狀況,建立互相的了解、信任,可以加強責任感、提高工作熱情,達成既定目標。
鬆下經營秘訣中,有三項是最突出的,即自來水經營理念、水壩式和玻璃式經營法。
“玻璃式”經營法,實際上主要是關於內部管理的內容。所謂“玻璃式”,也就是要像玻璃那樣透明。對此,鬆下曾解釋說,在工廠還隻有五六個人的時候,他每月都和公司的會計作公開的結算,把結算的結果向大家公布。這種方法激發了員工的進取熱情。大家聽到這種結果,都興奮地認為,這月如此,下月應該更加努力。由於這種經營方法的成功,鬆下在設立分公司的時候也仍然采取這種方式,讓分公司、事業部也公開企業的情況。
其實,公開賬目等做法,隻不過是鬆下“玻璃式”經營法的極小部分。這種經營法的內涵遠比此要豐富。
明確目標,是鬆下玻璃式經營的核心內容。鬆下向來注重向部下和員工揭示目標。不僅年年月月如此,鬆下還作過“五年計劃”,像政府製定規劃那樣指明遠期目標。1933年,鬆下組織全體員工集會,宣布鬆下電器的使命,並做出250年的遠景規劃目標。當時,員工聽了鬆下的講演,紛紛上台發言,群情振奮,誌氣高昂。可見,這種公開目標是可以喚起員工的責任感和工作熱情的。
公開經營實況,也是“玻璃式”經營法的重要內容。有些經營者,總是把經營實況掩蓋起來,不論好壞,都是如此。鬆下則不是這樣。好的時候,他把喜訊帶給員工,請大家分享成功的歡樂;壞的時候,他也如實地把所有的一切都講出來,依靠大家的力量共度難關。可以說,鬆下所以能一次次渡過這樣那樣的難關,能夠在別的公司員工罷工的時候而獲得員工的請願支持,其個中緣由是和他向員工公開經營實況分不開的。
財務公開,是現代股份公司不言而喻的事情。鬆下在經營小型私人公司的時候,就全麵公開財務,清晰明白地告訴大家賺了多少,多少留作個人所用,多少作為工廠的資本儲存起來。鬆下電器成為股份公司以後,更是每年公開結算,不僅對內,而且對社會大眾。
鬆下“玻璃式”經營法的目的何在?他說:“為了使員工能抱著開朗的心情和喜悅的工作態度,我認為采取開放式的經營確實比較理想。開放的內容不隻是財務,甚至技術、管理、經營方針和經營實況,都盡量讓公司內的員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