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經營法的另一重要作用,是喚起和加強員工的責任感,消除他們的依賴心。鬆下說:“企業的經營者應該采取民主作風,不可以讓部下存有依賴上司的心理而盲目服從。每個人都應以自主的精神,在負責的前提下獨立工作。所以,企業家更有義務讓公司職員了解經營上的所有實況。總之,我相信一個現代的經營者必須作到‘寧可讓每個人都知道,不可讓任何人心存依賴’的認識,才能在同事之間激起一股蓬勃的朝氣,推動整個業務的發展。”
有千萬個人,就有千萬條心,自然有千萬副心腸,就有千萬萬種戀愛。
——[俄]列夫·托爾斯泰
大家都知道,水壩是用來調節水源和提供動力的,其功能的核心就在於“蓄”、“貯”。鬆下認為,企業也需要這種調節和啟動的機製,如此才能遇險不驚,見機行事。
在鬆下幸之助的經營秘訣中,“水壩式經營法”是十分獨到的。鬆下每每從自然、人生、社會中受到啟迪,將其運用到經營管理中來。
“水壩式經營法”,開啟鬆下思路的當然是水壩。人們修築水壩,目的主要是蓄水,一方麵攔洪,一方麵提供水源,後來,又發揮發電等提供能源的作用。水壩貯蓄是為了釋放,收是為了放,如果公司的各部門能像水壩一樣,即使外界形勢有所變化,也能維持穩定和發展。設備、資金、人員、庫存、技術、企劃、新產品的開發等等,都應該有水壩,這樣就可以保持寬裕的運營彈性。
鬆下設計的水壩有數個,諸如:
“設備水壩”。就是設備的使用不達到100%,就是說,即使設備隻運用到80%或90%,也應該是正常獲利的。如果設備到了100%的營運才能贏利,那是相當危險的。其一是疲勞,容易發生故障而不能運行;二是一旦市場需求增加,也無能為力。如果尚有10%或20%的設備能力剩餘,一旦產品市場反應良好,即可提高產量,滿足市場。
“資金水壩”。經營十億資金的事業,需要十一或十二億資金的準備。如果不留餘地,萬一有新的情況發生,要增加資金,卻無所適從,其結果不僅不能發展企業,而且連那十億資金也發揮不了作用。
“庫存水壩”。即產品要保持適量的庫存,以應生產停滯或產出量減少之急,也可以對市場需求的激增作出及時反應。
“新產品水壩”。已經產出新產品的同時,要有更新的產品研製,甚至已經研製完成。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水壩,這些都是不難理解的,舉一而反三,盡在其中。鬆下在經營中總結出來的這些水壩貫穿於企業經營的每一個環節。
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鬆下在這些有形的水壩之外,更倡導建立無形的水壩,這就是“心理水壩”,也可以叫作“水壩意識”。這種無形的水壩是指導和製約其他水壩的,是主腦,是綱領。這是從人們觀念和意識這個更基本和更重要方麵著眼設立的。
在某些具體方麵,“心理水壩”也是存在的,那就是“憂患意識”、“心理承受能力”等等。生意場上瞬息萬變,風雲難測,有此水壩,才能處變不驚,應付裕如。
鬆下幸之助對“水壩式經營法”是深信不疑的。他說:“我深信,隻要能遵循這種方法,隨時作好準備,能寬裕地運用各項資源,企業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長期而穩定地成長。”
鬆下認為,經營的規模大小、門類多少,一定要和公司的綜合實力相稱,一定要與經營者的才能、精力相稱。如果貪大求多,其效果反而不如專而精。
與“水壩式經營”法則並列,鬆下還有“適應性經營”法則。適應性經營,是指與實力相匹配的經營。超過實力的經營使公司的“體質”逐漸弱化,雖然龐大,卻不強壯;反之,適應性經營,則可能帶來公司的長期穩定增長和高度繁榮。這就好比相撲比賽,最好是和與自己級別相同的對手比賽;如果與高出級別許多的那一級比賽,即使怎樣拚命,也隻能以失敗告終。
坦白的愛情自有它的預感,知道愛能生愛。
——[法]巴爾紮克
因此,任何一個公司,最好能認清自己的綜合實力,作與此相符的工作。超過實力多角經營,結局往往不是好的。鬆下認為,公司不分大小,規模大小無關緊要,隻要讓它的長處發揮出來,再加上“水壩式經營法”,這才是安定經營的大道。
在明白了“適應性經營”法則,並且企業員工也積極遵從以後,接下來的就是如何正確評斷綜合實力。鬆下認為,公司首腦陣容的實力,是第一重要的項目,其他諸如設備、資金、員工等各個方麵的綜合力量,必須要在一個強有力的領導層統率之下才能發揮作用。綜合實力,不是單一項目的實力所能代表的,比如,不是說一個公司的資金夠雄厚,就是有綜合實力了;也不是單一項目的簡單相加,因為各個項目的實力配置不好,也不能發揮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