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鬆下的理念軌跡(3)(3 / 3)

在此,鬆下特別強調了首腦陣容,因為這些企業的靈魂人物,對於企業的經營起著巨大的作用,他們的能力、精力如何,對企業經營的配置是大有關係的。適應性經營,就是要考慮到這個首腦陣容的力量,以此來決定經營的規模。鬆下指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假如經營者工作多角化,那麼投注於每一個事業的力量自然就會分散。事實上不隻經營者的力量如此,公司的技術能力或資金能力,都會隨多角化輕營而分散,絕對沒有辦法像對單一事業那樣的專注。”“反過來說,過去經營三種事業的,不如集中成一種,然後將全力專注於此,並動員全公司的力量,認真、徹底地經營,使它成為國際性的公司。”

鬆下幸之助集七十餘年經營經驗,總結出三十條經營秘訣,並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概括,這些秘訣實在是經營者的福音和信條,經營企業的朋友們不妨一試。

對經營的種種思想和見解,鬆下常常在各種場合發表過。後來,鬆下自己加以總結,概括為三十條:

1.生意是為社會大眾貢獻的服務,因此,利潤是它應得的合理報酬。

——生意是為社會服務而存在的,而服務的報酬就是獲得利潤。如果得不到利潤,就表明對社會服務得不夠。照理來說,隻要服務完善,必定會產生利潤。

2.不可一直盯著顧客,不可糾纏不休。

——要讓顧客輕鬆自在地盡興逛店,否則顧客會敬而遠之。

3.地點的好壞比商店的大小更重要,商品的優劣又比地點的好壞更重要。

——即使是小店,但隻要能提供令顧客喜愛的優良商品,就能與大商店競爭。

4.商品排列得井然有序,不見得生意就好,反倒是雜亂的小店常有顧客上門。

——不論店麵如何,應該讓顧客感到商品豐富,可以隨意挑選。但豐富的商品種類,還是要配合當地風習和顧客階層,而走向專門化。

5.把交易對象都看成自己的親人。是否能贏得顧客的支持,決定商品的興衰。

——要把顧客當成自家人,將心比心,才會得到顧客的好感和支持。因此,要誠懇地去了解顧客,並正確掌握他們的各種實際情況。

6.銷售前的奉承,不如事後服務。這是獲得永久顧客的唯一途徑。

——生意的成敗,取決於能否使第一次購買的顧客成為固定的常客。而要做到此,就得看是否有完美的售後服務了。

愛情是人類精神的一種深沉的衝動。

——[保]瓦西列夫

7.要把顧客的責備當成神佛的嗬護,不論是責備什麼,都應欣然接受。

——傾聽顧客意見,聽後立即付諸行動改進,這是做好生意絕對必要的條件。

8.不必憂慮資金短缺,該憂慮的是信用不足。

——即使資金充足,但沒有信用,也做不成生意。這裏隻是強調信用比一切都重要,並不意味著資金不重要。

9.采購要穩定、簡化,這是生意興隆的基礎。

——采購之前要有銷售計劃,而製訂銷售計劃之前要有利潤計劃。

10.隻花一元的顧客,比花一百元的顧客,對生意興隆更具有根本影響力。

——常人往往殷勤接待大主顧,對小顧客則不免怠慢。其實,若能誠懇接待一位買幹電池或修理小故障的顧客,他會成為你永久的主顧,不斷為你引來大筆生意。

11.不要強迫推銷。不是賣顧客喜歡的東西而是賣對顧客有用的東西。

——要作顧客的采購員,為顧客考慮哪些東西對他有幫助,但也要尊重他的嗜好。

12.要多周轉資金。一百元的資金周轉十次,就是一千元。

——這就是加速資金的周轉率,做到資金少,生意大。

13.遇到顧客前來退換貨品時,態度要比出售時更和氣。

——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都不要對顧客擺出不高興的臉孔,這是商人的基本態度。保持這種原則,必能獲得美好的商譽。當然,一定要避免退貨的可能。

14.當著顧客的麵斥責店員,或夫妻吵架,是趕走顧客的“妙方”。

——讓顧客看到老板斥責、吵架的場麵,會使他感到厭惡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