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鬆下談克服經營難關(1)(3 / 3)

使生產豐裕,也使消費豐裕,這便是正確的觀念,因此我們不是要把進展的東西加以抑製,而是把遲緩的東西提高,使生產與消費無限地調和下去。我們經濟政策的基本出發點,應該放在這裏。為政者如能抱此觀點,去推行一整套的經濟政策,人們的經濟生活才會開始順利地運轉,而繁榮、和平、幸福的大道,也就會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窮則變,變則通”是麵對困難時的法則;更重要的是,必須以有始有終的樂觀態度經營事業。

在1961年,鬆下先生到處去演講,當時他的言論,稍微傾向悲觀。也就是說,這種經濟狀態,如果長此以往的話,日本的經濟情勢就會逐漸惡化,也就是說經濟危機就要出現。

因此,他被認為是經濟發展的悲觀論者。事實上對於經濟發展,他並不是悲觀者,而是樂觀者。如遇到非常困難的時候,就思考“窮則變”的先人教訓。

斂財不會有滿足的時候。

——[美]愛默生

自己也體驗了很多,結局總是“變則通”,萬事都可解決的。

鬆下先生就是這樣,“有始有終”地以這樣樂觀的態度,經營事業至今的。

人的觀念可以像孫悟空的如意棒伸縮自如,在困境中發揮神奇功效。

麵對這個艱難的局麵,如果要把它當做空前發展的基礎,進而鞏固鬆下電器公司百年發展的根基,鬆下先生認為一定能辦得到。他希望大家也要有這樣的想法和信心。倘若各位以為不行、不可能,例子的想法就不能實現了。

倘若大家都和他的想法一致,願意為鬆下電器公司的百年大計貢獻力量,那麼,必然會有各種完善的方案製訂出來。如果有人以為很勉強,沒有那麼簡單,請不要客氣地說出來,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思想。

這樣,人們昨日以前的想法和今後的想法,便會截然不同。從來很害怕、很擔心,也感到懷疑的事,反而會覺得很有意義,從而不斷產生勇氣來。

人的觀念,是像孫悟空那支如意棒一樣變化無窮的。有人悲觀地認為在大世界中沒有活下去的價值,非自殺不可;也有人無論工作是多麼辛苦,也能把天下視同己物,懷著寬宏廣闊的胸懷,昂首闊步地前進。

困難的時局才是開拓我們處境、公司命運和國家前途的大好機會。人在逆境中,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奮勇向前。

最近常聽到“轉變想法”這句話。鬆下先生覺得很有意思。

“轉變想法”簡單地說就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問題。原來是從正麵看的,現在要從反麵看。這樣原來從正麵看不到的,現在卻可以看到了。同樣的道理,原來從反麵看的,改從正麵看了以後,也可以發現很多以前看不到的。所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可以發現很多東西,產生很多新的想法,而直接促進事情的發展。

這樣說好像很簡單,其實“轉變想法”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的重要性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到了緊要關頭,往往因主觀作祟,馬上又犯老毛病了。

鬆下先生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的心胸愈來愈狹窄,像拉馬車的馬一樣,將眼睛的兩旁遮起來,留下隻能看到前麵的一點空隙。這樣怎麼能轉變一百八十度呢?應該把心胸放寬,才能期待想法轉變。

現在是想法轉變的好時機。景氣好的時候照原來的想法,事情都很順利,誰會去想轉變想法?可是困難的時期就不一樣了,一切都不正常,產品滯銷,經費、人事費因通貨膨脹一直上漲,資源、材料愈來愈缺乏,企業經營麵臨崩潰的危機。

在這個非常時期,靠平常原來的想法困難是不容易克服的。所以無論如何都要“改變想法”。比方說過去做一件東西需要一噸的鐵,現在因原料缺乏,能不能改用五百公斤而做出比原來更好的東西?這靠平常的想法做得到嗎?所以想法必須要改變。

最要緊的還是心胸要寬廣。遇到困難就驚惶失措,不能沉著應付,怎麼能改變想法,而從另一個角度去處理問題呢?

現在是空前困難的時期,也是靠“轉變想法”開創新路的最好機會。但願我們都能放棄舊觀念,能夠從另一角度看,那麼無論麵臨如何困難的局麵,相信也可以順利解決。

很少有比規規矩矩掙錢的人更純潔的了。

——[美]約翰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