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鬆下談克服經營難關(3)(1 / 3)

退一步說,如果在景氣好的時候提出了改革方案,那時,產品供不應求,業績蒸蒸日上,到底有多少員工會聽你的話?“會長雖然提出改革,但是依原來的計劃都很順利,還是眼前的工作要緊。”有誰會認真去考慮改革的問題呢?因此景氣不好,是改革的推動力。

幸好當時是嚴重的不景氣,大家麵臨困難,覺得不想辦法突破難關不行。恰好這個時候,提出改革方案,要求大家去做,雖然每一個人都免不了有意見,但是原則上大家都讚成改革,並且很快又認真地去做了。結果不到一年,弊病得以改掉,因此獲得很大的成果。

由這個例子來看,景氣好的時候要改革比較難,不景氣的時候反而簡單。最重要的是,遇到不景氣時不要自亂腳步,要堅定意誌,冷靜思考最妥善的應付方法,那麼,不景氣就會變成改善企業本身體質最好的機會。

一般來說,不景氣的時候,大家都會互相磋商思考,多方檢討反省。因此,不景氣過後,比以前進步的地方會有很多。從這點來看,不景氣可以說是一種不斷更新發展的過程。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雖然帶來許多不幸,但在各方麵卻有長足的發展。

若用這種眼光來看,不景氣的時候雖然艱苦,但是因不景氣才得知過去所不知道的事,或對某事得以大徹大悟,因而能采取下一步的對策。

所以,不景氣並不壞,任何事情都有它積極的一麵,人類世界實際就是如此。

在景氣好的時候,實施經營改革,往往不是件容易的事。這在不景氣時反而比較簡單,因為公司職員比較聽話。

景氣好時,一般人的心理就認為景氣這麼好,沒有什麼需要改革,所以不太理會會長的話。因此,在不景氣時,將計劃改革的方案馬上付諸實施,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是有心的經營者應善加考慮的一個改革手法。

誰都不歡迎不景氣的來臨,但很不幸的是我們必須去麵對它,所以我們不妨將不景氣當做“轉禍為福”的機會,而我們構想是要抓住不景氣的時候,以促成事業的成長,至少也應借此機會實施改革,打好基礎,以便在不景氣消退時,獲得長足的進展。

人生如戲。人生之戲有時候會比普通的戲劇好看得多。隻要好好發揮演技,就能演得很精彩。

就如同普通戲曲一樣,以動蕩社會做舞台的人生之戲,更精彩、有趣。唯有麵臨前所未有的困難、變化激烈的事態,才能展開充滿波瀾、刺激有趣的劇情,也是發揮演技的最佳時候。

企業經營的不景氣之時,也正是如此,正好發揮演技。

盡管貧窮卻感到滿足的人是富有的,而且是非常的富有。而那些盡管富有卻整天擔心什麼會變窮的人,才凋零得像冬天的世界。

——[英]莎士比亞

二、渡難關傲立不敗地

在愈困難的環境中,也愈能考驗一個人的能力和胸懷,這就要有遇事不怕死的精神。

失敗了,不推卸責任,勇於承擔,下次就能成功。

在企業經營中,重新設計產品是很重要的,成本降低但又不影響產品的質量。

有一次,鬆下在視察鬆下通信工業時,正巧他們在開會。於是鬆下先生問他們:“今天開的是什麼會?”他們回答說:“由於豐田汽車要求我們降價,所以我們開會討論一下。”然後,他們向鬆下先生進行了報告。

世傳的財產往往造成後代的惡行。

——[英]喬叟

原來,豐田汽車的收音機是由鬆下公司製造的,現在豐田公司要求降低百分之五的價格,並在今後半年內,陸續再降低百分之十五。因為他們認為如果不這樣降價,就無法與外國汽車競爭。

鬆下先生說:“這個是大問題嗬。現在我們的利潤有多少?”

“不多。豐田的訂單是最近才接的,大約隻有百分之三左右的利潤。”

“那怎麼行。我們公司本來就要有百分之十的純利才能平穩,百分之五的利益怎麼維持呢?”

“這道理跟豐田汽車是講不通的。”

“那麼算算看,降價百分之五的話,除了要損失百分之二的利潤外,半年後再降百分之十五,不就等於要虧損百分之十七麼,那怎麼辦?”

“就是為了這個問題開會的。”

於是鬆下先生坐下來,跟著他們一起開會。

他們在討論的當兒,鬆下先生忽然感覺到,這件事並不是豐田汽車的無理要求,現時的汽車進入美國市場,如果不把汽車價格降低二至三成的話,怎能跟美國的汽車業界競爭呢?日本車與美國車的競爭,不僅限於豐田車,所有日本車都應該降低二至三成的成本,才能打進世界市場。鬆下公司製造的,隻能算是一部汽車的一小部分,即使豐田公司不提出降價要求,鬆下公司自己也得為了國家的立場,設法降低二至三成的成本,才是辦法。現在竟被豐田公司搶先一步提出要求,鬆下公司不是慢了一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