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他問參與會議的決策人員:“那麼,我們要停止製造,還是答應對方的要求降價呢?現在隻能在這兩個結論中選擇一項了。”沒有人回答。他又說:“以我的經驗,這件事並不難解決。第一,隻有百分之三的利潤,我們不能接受;更不用考慮往後再降價的問題了。那麼,我們隻有第二條路可走,那就是重新設計我們原有的產品,使新產品的性能和質量都符合豐田的要求,同時又能完成我們規定的利潤。各位意見如何?如果我們的新設計既能滿足豐田公司的要求,又可達到百分之十淨利的話,這筆生意不是很合算麼?隻斤斤計較百分之二或百分之三的利益,依舊盲目生產的話,成本當然是不會降低的,在這種情況下開會,是得不出具體可行的結論的。”他們照鬆下的要求,從設計開始,一切從頭檢查,徹底改進整個製程。經過一年多以後,不僅依照豐田公司的要求降價,也能獲取百分之十淨利了。
在逆境中尋求突破,往往成果更好。如果當初原子彈落在大阪,它今天可能更繁榮。
有這樣一件事:大阪的姬島有一家電鍋製造工廠,數年前,這家工廠的業績很差,廠長為此日夜苦惱,幾乎引咎自殺。後來得到鬆下先生的安慰和鼓勵。想不到三年後,營業額忽然直線上升,電鍋產量占全國總生產量的百分之五十。三年前隻居第三位的工廠,現在躍升為第一位。
廠長非常感謝鬆下先生,鬆下先生對他們廠的工人說:“我們人,或者公司,甚至國家的處境不可能永遠都是順利的。這個工廠也是一樣。三年前經營不順,那時自廠長起,大家都非常辛苦,甚至已在討論是否要把工廠關閉。
財富隻有當它為人的幸福服務時,它才算做財富。
——[蘇]蘇霍姆林斯基
“不過,大家決心從頭做起,而且今天終於勇敢地站起來了。當初這股熱誠和努力,終於在今天結下了豐碩的果實。”
“我認為逆境是天賦予我們人的一種磨煉。不論公司工廠乃至國家,不可能始終在順境中生存,有時會有挫折,有時難免犯錯,可是一旦發現錯誤,隻要大家追查原因,團結一致,就一定能夠改變劣勢。”
“對個人而言,也是一樣的。諸位今後在漫長的人生中,也許會遇到困難,遇到幾乎要毀滅自己的事。不過,希望你們要自我勉勵,不能消極,重新努力,抱著希望,最後一定會得到報償。如同本工廠一樣。希望你們謹記在心裏。”
“我為什麼這樣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原子彈落在廣島和長崎。當時科學家們說:廣島和長崎今後十年間將寸草不生。廣島和長崎市民死傷者確實非常多,造成曆史上空前的悲劇。然而,死裏逃生的市民決心重建廣島,複興長崎。”
“今天這兩個城市變成了怎樣的情形呢?不但花草茂盛;而且戰後日本發展最快的就是廣島,其次是長崎。這充分說明,盡管受了莫大的創傷,隻要抱著堅強的意誌,一定能夠重新崛起的。”
這個製造電鍋的工廠,已經是日本最大的電鍋工廠,這是全體員工三年來努力的結果。現在它的確已成為設備最好、構想最好、一切都最好的工廠了。
在逆境中是這樣,遭到天災也是如此。
經營者在遭到天災的情況下,造成損失時,不必抱怨,而要痛定思痛,探討改善方法。
大約十年前,在新瀉縣的一次大地震中,許多建築物和橋梁被毀壞,居民和經濟受到嚴重損失。
鬆下公司設在該地的銷售機構也損失不小。鬆下先生聽到損失總額報告時,心裏感到十分驚訝。
隻是一個銷售機構,損失這麼大就太離譜了。調查後才知道公司許多不必要的產品都送往新瀉,而造成該地庫存過剩。如果當初產品能做正常的供給,保持適當的庫存,就不會遭受這麼大的損失了。
由天災所造成的損失是無法抗拒的。尤其是地震,到目前都沒辦法以科學的方法預知。但仔細一想,天災雖然無法靠人為力量去控製,但所蒙受損害的大小,卻跟經營政策是分不開的。
單從新瀉一例看來,鬆下公司調查分布在全國的銷售機構,大都跟新瀉的情形一樣。於是經過檢討後,實施了各種改善措施,使經營合理化起來。
如果沒有這次地震,我們就不會去注意庫存是否過剩,也就不會采取改善措施。雖然此次地震帶來嚴重的損失,但反而成了改善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