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當即命薑維模仿張苞,將他使過的招式從頭到尾演示一遍。饒是薑維記性頗佳,但當時疲於應付,勉強隻記得三四成。故而花了大半個時辰,方將張苞的矛法逐一回憶起來並加以演示。
趙雲提起長槍,重新耍了一遍張苞在第十合使出的拔草尋蛇勢,同時道:“任何人一招之出,必定有若幹征兆。他這一矛要砸向你的右腿,眼光定會瞧向你右腿,如果這時他的矛尖正在你胸口位置,自然會沉肘提肩,自上而下的斜向下揮擊。這時候,你隻需要如此如此,就能破解這招殺招……”
他邊說便比劃,將張苞殺招中的種種變化,一項項詳加剖析。
薑維目不轉睛,細細觀看,隻覺目之所接、耳之所聞,莫不新奇萬端。好在他天資聰穎,基礎也極為紮實,聞看之下,隱約感覺到有一扇大門正緩緩打開,倏忽心曠神怡、妙不可言。
涼風習習,光陰似箭,一老一少立於林中,一個教得起勁,一個學得用心,竟不知時刻之過。
也不知過了多久,猛聽得薑武在林子外喊道:“趙將軍,少主,該用晚膳了。”原來兩人沉於教習,不知不覺已經日落西山。趙雲不至,滿營都不敢開飯,故而糜威遣了薑武前來催促。
因為薑武這一嗓子,今日的授藝也就此打住。
薑維正要扶趙雲上馬,趙雲卻轉身正色道:“你之天資雖然十分適宜練習這一路後發製敵的槍法,但力與速也不可或缺。我且打個比方,一個成人與一個小孩比武,即便成人將接來下將使的招數全數說給小孩聽,那小孩也必定接不了一招。高手對決,毫厘之差,便是萬劫不複。學武做人,最為緊要的便是腳踏實地,苦練根基,望你緊記。”
薑維躬身道:“謹受教!”
趙雲點了點頭,當下翻身上馬,朝著轅門揚蹄而去。
晚飯期間,薑維兀自沉浸在趙雲傳授的槍術道理之中,這一頓飯可謂食不知味。
夜間,在各屯將給士兵們開小灶加練之時,薑維也找了一個僻靜的所在,仔細揣摩下午趙雲傳授的每一個訣竅。
張苞二十日後必定再來邀戰,他自忖先前僥幸勝了一場,第二戰對方蓄勢而來,來勢滔滔,必然非同小可。
他決定挑戰自己,在這段時間內,讓自己的槍法可以更上一層樓。
大部分時間,他都是雙手持槍,引而不發。他的大腦不停轉動,仔細回憶下午比試的每一個細節,他需要用心來捕捉張苞矛法中的破綻和規律。
一連十來日,薑維白日裏監督羽林郎們訓練,夜間則仔細思索趙雲所傳授的後發製敵之術,日複一日,周而複始。
有時會腦海中突然會靈光乍現,這種感覺非常微妙,也十分微弱,他隱隱約約能摸道一絲門道,卻始終無法登場入室,得窺大道。隻怕想要徹底掌握,還需要付出大量的實踐。
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倏忽匆匆,二十日之期彈指即過,張苞果然如約而至。
令薑維一驚的是,前後一個月不到的時間,此時的張苞恍如脫胎換軌一般,渾身上下充斥了滿滿的自信,龍行虎步間自有一股奪人的氣勢。
羽林衛選拔左右曲將的日子也逐漸逼近。屯將們正全心全意投入在訓練一事上。故而為了不影響羽林郎正常訓練,薑維便邀請張苞來到那日授藝的林子。
此地四下無人,兩人係好馬匹,倒沒有急於動手。
張苞沉聲道:“前幾日,俺向父親討教了幾招。父親說俺的矛法已經練得十分純熟,但在矛意上卻欠缺了許多。”
“矛意?”
張苞頷首道:“俺父親所言的矛意,意指一往無前、無往不利之心。前方但有片刻阻撓,使矛者都要有奮起手中這柄蛇矛,將之化為齏粉的決心。這便是我張家矛法的關鍵所在。薑維,此前你能看出俺矛法中的破綻,讓俺心生恐懼,這是俺落敗的原因。但這幾日俺時刻都在領悟父親所說的話,終於小有所得。這一戰,在你破掉俺的招式之前,俺必能先你一步砸碎你的腦袋。一會兒比試,你務必要當心了。”
薑維笑了笑道:“那日趙將軍也留下幾句經驗之談,末將也一直在苦思至今。今日也正好借此機會,印證一二。張將軍,請!”